美文网首页读书故事
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

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

作者: 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 来源:发表于2021-08-22 00:19 被阅读0次

冷不丁看见一条(组)谚语,觉得颇有意思:

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饭前不训子,睡前不骂妻。师徒不对坐,叔侄不对饮。

着实说,此谚语系已然大半辈子的笔者第一次看到。那就是说,有不是古谚,而系今人总结整理甚至创作的可能。咋就咋吧,随它去,只要顺口易记,朗朗上口,内容大部分人有提醒意,那就算。

先说“父在不留须”,在传统文化里,准确说是民间对一个社会人的肖像打扮和行为举止的审美要求里,男性没有进入老年是不能留胡须的,岂不听“打南边来了个白胡子老头”的绕口令?那就是说胡子乃老头儿最明显的标志。如此一来就明白了,老样子尚健在,儿子倒留其胡须来,那岂不是等于骂老爹“老不死”嘛。不仅老爷子心里不是滋味,连邻居街坊看着都别扭。

或曰,古语里不是还有蓄须明志的说法嘛。嗯,是有,意思是说某位名家——像梅兰芳就有蓄须明志拒绝给日本人演出的经历——绝不去掉胡子直到事情有个结果,表明态度坚决。不过哪,据笔者看,这也仅限于名流大家,那是大众瞩目焦点哪;而你若一介草根,那你这张脸首先是给家人看的,你说对不?试想一下那种场景都叫人心酸:须眉皓然的老爹捋须而问,漫拈花胡的儿子撩须以答——哈,那不成哥们儿了嘛。

顺便插一句,眼下国内演艺圈娱乐圈内留胡子的大咖都有哪些?对不起,作为草根一族的笔者不甚了了,只知道一个高晓松,就因了那一把胡子,笔者怎么看怎么瞅不顺眼,丑陋之极。

“母在不庆生”的道理也一样,此处的“庆生”据笔者看就是以一种相对较夸张的形式去过寿。或曰:庆生日不行吗?当然可以,毕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嘛。不过在民间一般叫过生日,“过”与“庆”自然不一样。那坚持要过那种吆五喝六,咏月嘲风,飞觞走斝的生日呢?首先是对高堂老母有“催命”之嫌。其次呢别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就是当年老妈的生你的日子,也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母亲生你的那天,她所承受的痛苦唯有自知,先前的科技不像现在日新月异,那时的母亲生孩子,有“一只脚在棺材里,一只脚在棺材外”一说。元·白珽《湛渊静语》卷三:“近刘极斋宏济,蜀人,遇诞日,必斋沐焚香端坐,曰:‘父忧母难之日也。’”嗯,这位老刘才是值得学习和仿效的。在ri本,子女把自己的生日称为“母难日”,自己过生日那天要请母亲吃饭,向母亲鞠躬。其实在我们中国古代史籍里早就把生日称为“父忧母难日也”,在佛经上说:“亲生之子,怀之十月,身为重病,临生之日,母危父怖。”

如此一来,你说在父母高堂健在时,儿女热热闹闹过生日合适吗?其实呢,即便母亲已去,儿女大张宴席来祝贺自家生日,最少也应该想到这一茬才对。

至于“饭前不训子,睡前不骂妻”那就简单了,在古人看来,“训子”那是为父者的责任,但如果就餐前训斥了儿子,那一定会造成“一人向隅,满座不乐”饭局效果,甭问这顿饭全家人是吃不香了。而睡前骂妻呢,显然违背另一条古谚“父亲吵架不过夜”,极不利夫妻恩爱。其实呢,不仅是是“睡前”,其它时间也不应该“骂妻”呀。夫妻平等,讲道理才对嘛。

最后两条“师徒不对坐,叔侄不对饮”,主要强调的是作为晚辈一定要尊重父辈,其中自然包括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师父和可能只大自己十多岁的叔叔。彼此“坐一坐”“饮一杯”自然没问题,但位置一定不能与其“对(平等)”起来而应该有高低之别,这是一辈子的事,哪怕你做出了惊天成就。人呢一旦在外在的行为举止上有了某种意味,甭问其内心里早就滋生出此意向了。

记住一点:谦逊,礼让,低调,充分尊重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文明举止,也是一份为人处事的信任和尊重。

相关文章

  • 2022-07-31

    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 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

  • 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

    轮动大牛 轮动大牛 有一同学,从念书到现在一直相处不错,他初中毕业就闯入社会,自谋出路,而我还又稀里糊涂往上念了几...

  • 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

    冷不丁看见一条(组)谚语,觉得颇有意思: 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饭前不训子,睡前不骂妻。师徒不对坐,叔侄不对饮。...

  • 关于过生日最该收到礼物的人

    《周礼》有言: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 古时候,留须是父亲长者的象征。父亲在世,儿子留须是对父亲的不尊重。但随着时...

  • 古训智慧

    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饭前不训子,睡前不骂妻。师徒不对坐,叔侄不对饮。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却不知横财不富...

  • 母在不庆生

    明天二月初八,是我的生日也是老娘的八十大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还是要提前祝福自己生日快乐,祝老娘健康如意,福乐...

  • 母在不庆生

    上周天气已经进入腊月中,灰白色的天空和京戏中奸臣脸谱一个调调,寡的烦心。不时地有一群黑色的雁子迎着冷风在灰白色天空...

  • 母在不庆生

    很多人都觉得,生日是一件让人很开心的事情,殊不知孩子的生日其实就是母亲的受难日。 以前总是听一些老人说,母在不庆生...

  • 父在母先亡

    父在母先亡

  • 古不修墓——讀通札記(964)

    讀文白對照本《讀通鑒論》之《卷六》,感:1、古不修墓。通覽歷史,俯瞰古今,古不修墓,官不修衙;父在不留鬚,母在不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zx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