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半个月了的时间,把这本书通读了一遍,读过之后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但对于这样一段从来没有经历过,也不可能去经历的历史时期,所保有的态度只有敬畏,所以对于这样一部鸿篇巨制,既没有资本,也没有信心,去对它表达自己的态度。而我作为一名旁观者,一名可有可无的旁观者,却也有些看法不吐不快。现在,也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可以的说一说的时候了。
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是诞生于波澜壮阔的时代,而那些国破山河在的时期,无疑是波澜壮阔的时代。那些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关于尊严与面包的冲突,关于富贵与窘迫的冲突,关于生存与死亡的冲突,在这样的时代里无一不展现的淋漓尽致。抗战时期的北平,被日寇所占领的北平,便是上述所有冲突集中在一起的时间与地点。那样的时间与地点,不可复制,也绝不会复制,但老舍先生的一部《四世同堂》,却把当时的社会状况描绘的栩栩如生,这部小说就是部纪录片,一部有深度,有热度的纪录片,一部深入灵魂的纪录片。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在日寇占领下的北平,那些刻在民族灵魂深处的忠诚与侠义,便从知识分子,从平头百姓的身上彻彻底底的表现出来了。像祁瑞宣这样知识分子是软弱的,他们过得不是丰衣足食,也是小康之家的生活,四世同堂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归宿,这种四世同堂,在平时是幸福,而在战时却是拖累。孝是责任也是负担,当忠与孝之间发生了矛盾时,则很难做出个抉择来。直到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祸,才能从小家的局限里跳出来,投入到没有国哪有家的大局里去。而一旦做起来却是决绝的,义无反顾,视死如归。小羊圈里面的那些底层百姓,有许多是侠义的,这侠义精神是中国所独有的精神。例如小崔,长顺,李四爷,虽然只是屠狗之辈,虽仅凭着本性去作为,却也作为出一种浩然正气的精神。他们所做的,虽出于不同的动机与目的,但所做的无疑是对的,他们凭良心做事,做起事来不怕苦不畏死,不求名更不为利,但所做的就是民族的气节,即使他们不懂什么是气节。波澜壮阔的时代,既造就了英雄,也成就了渣滓,冠晓荷、蓝东阳、祁瑞丰、大赤包,无疑是时代里得势的渣滓,但渣滓只能是渣滓,渣滓即使成就了一时,最终却也只能被时代的漩涡搅碎,搅到无影无踪。
四世同堂历来是中国人的梦想生活,而在历史变迁的时代,这种四世同堂更有些深层的意义。旧世界的一世,变动期的二世,国破时的三世,对未来的四世,就这样奇妙的结合在一个屋檐下,融合在一条血脉里,这种血脉是生生不息,是代代相传,有了这种融合,文明才能够坚韧不拔、历久弥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