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几场的海选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许多家长都认为,在才艺展示中,唱歌是最简单的。
其实不瞒大家说,我在做少儿选秀栏目之前,也是这样想。毕竟唱歌的门槛很低,一首伴奏,一个麦克,一张嘴,就可以。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孩子们上台演唱一首歌,真的就能够得到锻炼并有机会成功晋级吗?
我只能说:人人都能唱歌,但不一定会唱歌。
有一段时间,很喜欢看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节目,专业选手之间的PK大战,每每都让我沉沦在歌声中无法自拔。
后来无意中看到了年度亚军李健的一次专访,当被问到制胜的秘诀,李健说:
最需要用心去琢磨的部分,是前期歌曲的选择,这一点占70%的决定因素。
但遗憾的是,身经百战的歌手们最重视的歌曲选择,却是参赛小选手以及家长们普遍忽视的。
那么我们在参赛曲目的选择上应该注意哪些呢?
1.前提——歌曲要适龄
在海选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喜欢为孩子选择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以此来引发大家的共鸣。
我听过一个小美女演唱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也听过一个小帅哥演唱邓紫棋的《倒数》,都很棒。
但如果是专业的评委,一定会这样告诉小选手:下一次,请选择适合你自身年龄段的歌曲。
这样的说法并非是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可能性,而是他们知道,歌曲是感情更生动的抒发,只有真正理解歌词的含义,才能够更加生动的表达。
所以,情爱方面的流行歌曲并不是少儿才艺展示的最佳选择,如果他们不理解歌词,表现力方面将会受限;但如果理解了.......您可以自行脑补~
2.关键——音域要匹配
上一周在某小学的海选中,有一位小女孩演唱《你是我的眼》,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小女孩的音质很好,但所选的歌曲的音域是男中音,前半部分为了配合着低沉的伴奏,一直压抑着嗓音低吟,到副歌部分因没有处理好过度导致破音,遗憾没有晋级。
小女孩的嗓音真的很好听,纯净甜美,如果选一首轻松欢快的女中音歌曲,进入复赛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另外,如果小孩子参赛前长时间练习与自己音域不符的歌曲,对喉咙的发育会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
所以衷心建议各位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歌曲之前,首先要判断好孩子自身的嗓音条件,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提醒——歌曲要经典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第一次做海选评委的时候,遇见的三位参赛小选手。
他们都是小男生,都是唱歌,都是英文歌,都是同一首歌——《Something just like this》,看来这首源于抖音的歌曲得到了中小学生狂热的追捧。
但是选择大热歌曲参赛的风险很大,因为非常有可能与他人“撞歌”,而他又偏偏比你唱的好那么一点点。
所以为了减少你的横向竞争对手,建议尽量选择较为经典的歌曲,避免出现“共用伴奏”的机会。
写在最后
其实坦白说,从事少儿栏目新媒体运营的我,其实并没有孩子,但我也很感激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所见所得,可以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而且,相信以后一定会用到的,哈哈~
感谢阅读,啾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