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两岁多的二旭又哭起来了。
这次依然是他要玩姐姐的玩具,用了明抢豪夺的方式。姐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不但玩具被抢了回去,姐姐还在他后背上重重地拍了一巴掌,以示教训!
二旭既不甘心玩具被抢回,又委屈被姐姐打,索性抓着玩具不放,一边大哭一边跟姐姐做着抢玩具的拉锯战……
作为二孩父母,面对这样一幕,很难处理。
不到3岁的二旭,正是探索世界的年龄,对任何事、物都有新鲜感,他想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如果硬不让他碰姐姐的玩具,这对孩子的探索欲望,真是大大的打击。可如果此时家长强行要大旭把玩具让给二旭玩,无疑又默认了二旭以哭为要挟的这一行为,说不定还会养成他以后无理取闹的本领。
家里好多东西,物权是归6岁的大旭所有的。比如:各类新式文具、二旭出生前给大旭买的毛绒玩具、油画棒、书籍等等。不尊重大旭或劝说大旭必须把玩具给二旭玩,无疑,对大旭也不公平。
家长插手管,很难;不插手,任由两个孩子去争去抢,倒是符合“物竞天择”的规律,可在一个有温度的家庭里,这条显然不适合。
一切的棘手,都源于二旭的“哭声”。哭,让所有人情绪烦躁,本来可以从容解决的问题,因为想要平息哭声而变得紧迫。
那么,就从哭声入手吧。
2、
新生儿的哭闹,大概分为三种:生理性哭闹,病理性哭闹和心理性哭闹。
两三岁的二旭,显然,他的哭闹多是“心理性哭闹”。因为,生理的不舒服,他可以自然表达。可对于交往想要达成的愿望,他无力实现,只能用哭泣来索取目的。
他不明白,姐姐最烦他无缘由的哭,二旭哭不但没达成愿望,反而让姐姐更厌烦,瞧,不分时宜的哭,只会招来讨厌。
事实上,二旭的言语发展足够表达,只是他不懂交往原则和交往技巧。他需要帮助,需要被指引,要知道:哭,是原因,而不是结果。
掘出哭声的原因后,我把这个委屈又懦弱的“小伙子”揽进怀里,让他先平复情绪。然后告诉他:这样哭,没用。又引导他:“你为什么哭?——因为想要姐姐玩具,又没办法搞到?”
“姐姐最不喜欢二旭没理由的哭了,你想要怎样,不要用哭来表达,对着姐姐说出来,试试?”二旭睁着俩朦胧的泪眼疑惑地看着我,我继续鼓励他:“擦干眼泪,去和姐姐说‘姐姐,我玩一下可以吗?’”
二旭犹疑地走到姐姐面前,弱弱地请求道:“姐姐,让我看一下行吗?”大旭拿着刚刚抢回的“战利品”,没了争抢,玩具正玩着索然无味,看到弟弟楚楚可怜的样子,她心动了,事实上,她是很爱弟弟的。大旭矜持道:“只能玩一会儿啊。”弟弟忙点头:“好”……
姐弟俩迅速达成游戏规则,一场风波,迎刃而解。子们自愿达成的规则,比成人用情感说服来得更牢不可破。
大多数父母,遇到孩子有情绪哭闹,无力发掘哭声背后的原因,只能用成人权威或更大的脾气压制孩子的哭声。
被压制的孩子,达不到心中的愿望,无法宣泄自己的情绪,更学不会任何交往规则,只会用更大的脾气,表示对这个世界的愤懑与不满。
哭是人类宣泄情感最自然的方式,遇孩子哭闹,家长不压制不呵斥,试着去梳理,帮孩子找到哭的原因,并教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尝试用办法代替哭声,做一个不让人厌烦的孩子。
一个通情达理的孩子,他的生活痕迹里有着父母的包容和智慧,社交中也必懂得慎用哭声。
3、
教孩子慎用哭声,并不是要孩子不哭不闹,而是要知礼懂礼,不要像“熊孩子”一样,一言不合就用哭声做要挟。
哭,是人类本能,当孩子单纯宣泄情绪而哭泣时,不应该被制止。
大旭二旭发烧时,常要被带到医院,先查血常规,再确定如何用药。
尽管事先跟他们讲好,扎手指取血只疼一下,可当面对白衣天使手拿冷冰冰的针具时,孩子们还是避免不了恐惧地想哭,每当此时,我会一边抱紧他们,一边安慰道:“要是觉得疼就哭吧,妈妈抱着呢。”
孩子们感受到妈妈的安慰和理解,哭声反倒不那么嘹亮得夸张了。人类都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当自己的痛苦被最亲的人深深理解,共情来得自然而然,谁还想要放肆喧嚣呢?!
当孩子碰到心爱的东西折损,身体精神不舒服,就放任他用哭来宣泄吧,必要时,陪孩子一起伤心。处理好孩子的“哭”,也许你会和孩子更亲密呢。
4、
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类孩子,面对危险威胁时,反倒不哭也不闹了。央视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里边大部分丢失的孩子,在被陌生人(坏人)拐走的过程中,并不哭。
也许是应激反应,也许是孩子被吓坏了,又或者是孩子对潜在的危险没有察觉到。但无论哪种情况,教会孩子在初觉危险威胁时,大声呼救,或用哭声引起注意,很重要。
我家大旭就非常“咋呼”,遇到一点点有危险的事,必大声呼叫,或大哭示意家长。我觉得,这是个很好习惯,虽然有时候确实是咋呼,但至少能做到许多危险预警。
教会孩子,感觉有危险来临时,不必慎用哭声。很多时候,哭声能成为孩子转危为安的号角。
孩子的哭,类别还有很多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哭的孩子惹人爱。你的孩子会哭吗?不妨生活中试着引导一下,让您的孩子学会“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