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我们有时候不得不说些善意的谎言,互相心知肚明,但都心照不宣,默默努力,直到活成谎言中那光鲜亮丽的模样。
01
大学四年,我骗了父母四年。
我上大学后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中间好几次让父母从家里寄来他们的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以及当地教育局、民政局的盖章文件。办理助学贷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以为寄来材料就万事大吉,我怕他们担心,就报喜不报忧:“你们放心吧,贷款批下来了,以后上学的费用,就不用出了。
谁曾想,银行拖到大二,最终宣告我申请失败。当时很难过,但我没有告诉父母,因为妹妹当年也考上了大学,家里也因为我和妹妹多年上学还欠了一笔债,不能再给他们添堵了。
那几年,去跟辅导员求情,厚着脸皮拖欠学费,无论多困难,我都始终自己扛着。每次和父母电话,我都若无其事、谈笑风生,甚至连生活费我也不愿意让他们多出。
也许是强烈的自尊心在作祟,也许是长大成人的责任感在驱使,上了大学后,我们在父母面前,开始有所保留。可能依旧会撒娇、会赖床、会熬夜,但很少会跟他们说生活中的窘迫、沮丧、痛苦等负面的东西,反而会主动照顾他们的情绪。
我寝室的一个同学拉肚子拉了一天,本以为挺挺就过去了,没想到最后发展到高烧、半昏迷状态,最后是我们和辅导员把他背到医院的。到了晚上十点,他一边打点滴,一边还坚持照例和父母通话,听他妈妈零零碎碎絮叨一些家常。他虽然很累很痛苦,但一直面带微笑,听着,不是附和几句,直到他妈妈满意的主动挂了电话。
02
心理学家认为,说谎的动机可归为三大类:第一是让别人放心、感觉好一点;第二是夸耀自己和装派头;第三是自我保护。
其实对我们这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对父母说谎,有一点点装派头的成分,但更多的是第一类的动机,想让父母放心。我们何尝不想跟父母倾诉,可是我们不敢,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在外面的任何风吹草动,在父母那里都会是地动天摇的大事。
何况父母远在千里之外,那种担心更是无助的。像我寝室那个同学是云南瑞丽的,我们在东北的城市大连上学,相隔千山万水,他们一时也不能过来,知道真相只能徒增焦虑和难过,父母一夜睡不着觉应该是最轻的了!
毕业以后,我们更深一步接触社会,生活更是一副张牙舞爪的面孔。我们租房子、我们挤公交、我们被老板骂、我们加班到深夜、我们凌晨泡方便面吃,但不管如何辛苦,每次打电话,都还是会跟父母说:“我在这挺好的,你就放心吧。”
我们还会算计、节省,把省下的钱拿出一部分给父母买东西,或是直接寄给父母。面对父母的推辞,我们会说:“没事的,就花了一点钱。”
我们极力掩饰生活的窘迫,让父母知道我们过得好。父母又何尝不是呢?他们在电话里一直说“家里挺好的,你就放心,好好学习就行了”,可是每次回家,看他们因为操劳烦难又老了许多。
每次从家回学校,他们会想方设法给我塞钱。妈妈总说:“家里不缺钱的,你出门在外可不能没钱。”
我们会把工资中的一部分钱拿出来给他们买东西,而他们则是省吃俭用,把积攒的所有钱一分不留地塞给我们,让我们在城里买房用,还安慰说:“拿去吧,家里还有呢,够我和你爸花的了。”
03
只有在爱的人面前,我们才会极力去说谎,去掩盖一些东西,不是为了自己,只是想让对方不要为我难过。
有一部讲述家长里短的电视剧让无数人为之泪目,就是《请回答1988》。剧中善宇妈妈年轻守寡,在婆婆面前,多寒酸多邋遢都无所谓,但听到自己妈妈要来,慌忙四处借衣服、借化妆品、借锅借米,只是不想让妈妈看到自己过得不好。但这一切都没能“骗”得住妈妈,妈妈从小院里晒的衣服上看出了破绽,有破了洞的袜子和烂了边的内衣。但妈妈没有声张,她若无其事地离开了,只是偷偷地在卫生间里,偷偷留下了钱。
就像这部剧所揭示的,孩子和父母间的谎言小伎俩是很容易看穿的,但是嘴上不说,就是为了让对方好过一点。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又何必去拆穿,互相给对方留点时间,一切会慢慢变好的。
我们虽然说谎了,但前提是利他而不利己,而且还要能够催促自己前进,争取做到不需要谎言来包装你的生活。就像助学贷款,我给父母说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后,就下定决心要让谎言成为现实。我努力学习,拿到了国家奖学金、汇丰银行奖学金和多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林林总总的小额奖学金,再加上做家教、兼职、做写手赚来的钱,我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在毕业前把学费也还清了。
美丽的谎言成真了,这才是谎言最好的归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