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人世间》下部的第四章。这一章主要讲了周蓉在法国的生活。
读前面两章内容,我了解到,周蓉追女儿在法国生活了12年,我一直认为她是和前夫冯化成一起生活的。因为周秉义在和聪聪谈话时说,蔡晓光是不是还是自己的姑父?加上《人世间》上中部内容我对周蓉的了解。电视剧和原著毕竟还不太一样,原著中的周秉义虚伪,周蓉任性,周秉昆实诚。我一直认为周蓉是一个比较任性且享受主义者,对于自己的女儿,小的时候跟随周秉昆夫妇,接着交给自己的父母,又到了金家,无论是在贵州上学还是工作,她很少尽到一个母亲的义务,并且她还是一个浪漫主义的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不顾及父母和家人,在贵州深山里生活那么久,所以这次在法国我一直认为她和前夫在那里悠闲自在的生活。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原著内容和我的猜测完全相反。为了寻找女儿,她以访问者的身份来到法国,本来签证的时间只有半年,在半年内她找到了女儿,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不能及时返回中国。而女儿又不愿意回国,为自己和楠楠的关系,已经无法回到原来的学校上学。为了女儿的自尊,也为了女儿的前途,周蓉只能滞留在法国,居无定所,靠自己打工来供女儿读书。在艰苦的生活中还出了两本书,辅导女儿去学习。女儿的智质并不高,先后获得了一所法国重点高等专科学校的商业管理学位学士和里昂第一大学商学院的硕士学位,这里不仅仅有母亲的亲自辅导,更多的是自己的努力。在母女俩十二年的相处中,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这一点她的前夫冯化成就显得比较卑微了,他是指把女儿带到了法国,自己不懂法语,不能给女儿更好的生活,一看到周蓉找来,丢下女儿就走,完全不负责任。
通过这一章的阅读,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周蓉,并从中引发了更多的思考。
对于一个从未在法国生活的人来说,在这里生活12年,还要资助自己的女儿上学,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周蓉,她做到了,并且骄傲地做到了。她不仅是一个高傲的女人,而且是一个博学的女人,在国内,对于法国的一些名著,她不仅读,而且熟读。到法国后,她认真学习法语,结合自己对名著的了解和自己的知识内涵,不仅成功的出了两本书,筹备剩下的三本,而且能骄傲的谋得职业,获得不菲的工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经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努力了,你积累的知识,往往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就用上了,往往会比别人更加适应新的生活。
母爱是伟大而无私的,对周蓉也是如此。为了女儿,丢下了国内副教授的骄傲的工作,丢下了深爱她的丈夫蔡晓光,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法国,在磕磕绊绊的艰难中陪读女儿12年,推动智质平凡的女儿冲进了里昂大学,并获得了硕士学位。对女儿和楠楠的感情她最早是反对的,12年后,当她看到两个孩子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为了女儿的幸福,她默许写了这段感情。
周蓉是爱国的,12年的法国生活,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具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并且有机会可以去一所大学任教。但是她并没有那样做,而是在女儿学成之后带女儿一起回国,祖国才是最好的。
“福来者福往,爱及者爱返。”周蓉虽然任性,但是和所有的周家人一样比较善良,在国内的时候,她帮助了一个法国留学生古思婷,并帮助她的姐姐走出了精神抑郁。这次在法国,她得到了古思婷一家人的帮助,并借住在古思婷的外婆家,省去了一笔不小的住宿费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