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深秋的暖阳,本着为寻访东阳最早书院的遗迹,我来到了城南勒马峰北麓的法华寺。
今日的寺院,似乎异常热闹,远远就听到了阵阵佛乐,车辆早把路边空地都占满了。从后山走至寺院广场,望见黑压压一群善男信女,正对着一排佛像在顶礼膜拜,原来这里正在举行一场恢弘庄严的法会。一问之下,才知今日是观世音菩萨的诞辰,农历九月十九。
凡事离不开一个缘字。我在寺院里静坐良久,面对着虔诚的僧俗,沉浸在悠远的梵音中,仿佛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一阵风拂过南寺塔边上的几颗梧桐,那满树的叶子沙沙直舞,轻快而又不失稳重,莫不是来自观音大士的感应与互动?
才想起此行目的。踅至高耸的佛塔之下,心想能登塔远眺一下东阳城,岂不快哉。塔内供奉的还是观音,扶梯已封(尚未维修),不觉怅然。求教守塔者,一个八十多岁,阅尽人世沧桑的老婆婆,得知眼下的法华寺与南寺塔都不是原址重建,当年的友成书院(本在南市塔以北,法华寺内)更不用说了,早就无迹可循,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从寺院里出来,阳光依旧明媚,而37、S217省道的车流仿佛将人要湮没了,充盈的喧嚣早已无处可躲,何况是一墙之隔的法华寺。归途转至博物馆,看到了1963年南市塔倒塌后出土的部分文物,对法华寺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尤其是那张摄于解放初期的南市塔旧照:秋意浓浓下,一条小路通往古木环簇的四方九级古塔,大雁从塔顶成行南飞……那恐怕是永恒在东阳老人记忆中,这座古县城最美的印象之一吧。回到办公室,搜索典籍文献,借助网络,终于弄清了法华寺与南市塔的前世今生。
原来,这座始建于南北朝的寺院以及肇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的佛塔,以及后来营建的环翠阁,还有那个不复再现的友成书院,背后藏着这么丰富的人文底蕴。因为脉络清晰,虽历经1500多年,依然如弹指一挥间。它们的兴衰浮沉象征着东阳宗教文化、教育文化的发展演变。它们和天台宗几代祖师、南朝梁代禅宗尊宿傅大士、唐末名僧贯休等高僧大德有关,和厉文才、赵公藻、乔行简、葛洪等乡贤达宦有关,和吕祖谦、叶适、许谦等名儒硕彦有关,甚至和吴越国王钱弘俶都有渊源。这里曾是佛教净土、游览名胜,也是人才的摇篮,是浓缩东阳传统文化菁华之所在。
我想到的,更在心头萦绕的,还有法华寺的钟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是一个多么诗意、圆满的意境。古人谓“东阳婺之壮县,以佳山水得名。”这是以自然美题名,而寺塔与钟声,肃穆远扬,予人警醒,是来自凡间却超脱自然的美。一地因水得灵气,凭钟塔阁楼却可得高远,黄鹤楼、鹳雀楼、滕王阁、幽州台上因此留下了那么多雄视千古的豪言壮语。有了这香火和暮鼓晨钟,尤其在城郊之地,兴许可想象出一些古代东阳人民的生存状态。伴着这钟鼓之声,他们早起或晚寝,泛舟远行或落叶归乡,一次次在得意与失意、入世与出世中完成人生的换挡。而书院建在寺庙中,琅琅书声清净地,钟声也成了连接尘净、进退、僧俗之间的纽带。
随着时代变迁,城区在不断拓展和改造。看到康熙年间的地图,东阳城郊原本有东、西、南方三塔,除了南寺塔外,还有东七里寺塔、西七里寺塔。遥想当年,人们站在城墙上,不仅可以抬望白云悠悠、双岘南峙,远眺三塔环立,还听得到从法华寺里传来的清远苍老的钟声,那是何等酣畅淋漓的美事啊!
忍看今天孤独的南寺塔,想起前人留下的“羣峰四抱圆,浮烟生暖翠”“悬知风雨夕,钟罄对双鱼”“不知何山寺,疏钟到夜阑”等诗句,顿时感觉这些关于古东阳之美的念想,都只有存在梦里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