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刺杀和逃亡这个话题,爱好悬疑小说的读者,就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古今中外历史上发生的刺杀事件很多,网络上还有专门的帖子来八这些事。历史爱好者们还专门列了所谓十大刺杀事件,情节曲折刺激,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刺杀事件,荆轲刺秦王就是一个现在人耳熟能详的梗。出于燕国的利益,荆轲接受秦国太子丹的委托刺杀秦王,可惜荆轲没能成功,反而丢了性命。这件事在史上一度成为佳话,歌颂荆轲刺秦的忠义,也惋惜荆轲的一腔孤勇。
而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刺杀林肯,也是同样出于南北双方的利益之争。人们感慨一代伟大总统的陨落,却也不能过于责怪那个改变历史的热血演员。
毕竟从刺杀行动的主角们各自的出发点来讲,他们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以他们各自所在阵营的大众利益,发心都是比较崇高的。
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作品也讲了刺杀的故事。
近期我看了杰佛里•豪斯霍尔德笔下《暴戾人》,讲述了二战前一个有关刺杀和逃亡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刺杀者代表着更广泛国家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他要猎杀的目标是某位独裁者,只是他的行动和荆轲刺秦王在关键时刻失败了,他比荆轲命好,没有死掉。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位猎人侥幸得以存活,《暴戾人》的故事便从他的逃亡开始。
故事中我们常常看到完美无缺的计划,完美实施的行动,然而这个故事中,有很多破绽和各种不完美,正式这种缺陷另整个故事充满了紧张刺激的节奏感。
刺杀失败后,无论是囚禁与折磨,还是追杀与逃亡,都没有磨灭猎人的求生意志。
看似绝境中的挣扎,令人呼吸一滞;又总会因为还有一线生机,让人心存侥幸。
在绝境中生存,猎人的求生欲无疑决定他的行动力,也是他逃亡路上最令人揪心和赞叹的因素之一。
回顾历史上真实的刺杀事件,不难发现这样的规律:所有事件的背景都是动荡的社会环境,所有的起因都是社会敌对势力之间的矛盾。《暴戾人》这个故事也是相似的社会背景。
看着这个故事,我不禁又庆幸自己出生在和平年代,享受社会安定带来的幸福感。
这是一本不错的小说,据说已经被卷福搬上银幕,我很期待看到这部银幕上的作品。
作者
一枚爱阅读、爱生活、爱分享的二宝妈。欢迎大家留言,交流读书心得以及育儿感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