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精要主义者的探索中,在完成探索和筛选完毕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的第一步后,下一步便是:开始排除——排除不重要的事情,将有限的精力消费在刀刃上面。
那么,我们要做的动作就是“拒绝”——
“对自我拒绝,让自己学会放弃
对别人拒绝,让自己界限明晰。”
精要主义者生活在生活节奏由自己控制的世界里——他们的世界不存在分散自己注意力的干扰,只有让自己心悦诚服、全身心投入的高效的选项。
1.设定边界
在生活中:非精要主义者认为设置边界是一种限制,而精要主义者认为边界是一种授权。
非精要主义者对自我的能力了解的不够透彻,认为设置边界是自证懦弱的表现。且秉持错误的观念:只要足够强大,界限是毫无必要的——他们可以搞定一切,应付一切。
但精要主义者在一开始就选择承认和认识取舍的地位和意义。而拥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界线,其好处显而易见:保护我们的时间不被他人绑架劫持,摆脱“拒绝有利于实现他人目标而非自己的目标”的负担 —— 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去主动地淘汰那些使自己注意力分散的事情。
如何设置界限?
1.别人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拒绝剥夺”他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找到自己坏事者——记录日常生活中让自己感受到被冒犯的事情,以此作为制定个人界限的参考数据。
3.制定社会契约——实现双方任务目标的共享,表明彼此的界限。
2.止损是最大的赢
在设定完毕界限后,我们应该学会对自己说:“不” —— 放弃沉默成本,及时止损。
人天生害怕损失,放弃我们曾经持续投入的成果,其本身会触发我们拒绝的本能。但作为精要主义者,其聚焦点不是曾经投资的流失量,而是持续的投入是否还能带来效率。
常见的沉默成本有?
1.禀赋效应
对于拥有的高估本身价值,对于未拥有的低估其价值。在生活中对于已拥有的事物我们会高估其价值而忽视其本身实际价值,该心理会增加我们舍弃该事物的难度。
解决办法:假装不曾拥有过,问自己会花费多少资金和金钱来得到该事物。—— ”如果我现在还没有得到这个机会/参与这个项目,我将花费去得到/加入它?“
2.浪费的恐惧
面对早期对于项目过多的投入的舍弃,认为是一种浪费。在年少教育”避免浪费“的观念会在这个时候拉扯我们的神经。
解决办法:勇敢的承认失败
3.强己所难
即使外在客观条件或者要求和本人的能力不符,也强行去匹配。
解决办法:寻求中性的第二意见
4.现状偏见
仅仅因为自己一直在做某事,而选择忽视其无效性持续的做下去的倾向叫做”现状偏见“。
解决办法:零基运算法——预算提议中每一个项目的支出的必要性都从零开始证明。时间,精力和资源没使用一次,都必须证明使用的必要性。如果不复适用,就彻底消除。
5.随意承诺
解决办法:先停顿5秒,再说话
6.害怕错过
解决办法:逆向试行——先把巨消耗精力又不确定其意义的任务取消,看是否会对项目或者他人造成影响,由此来判断该任务被执行的价值几何。
3.勇气,优雅的对他人说”不“
因为”规范性从众”的渴望让我们在拒绝别人的时候深感痛苦。但作为精要主义者,对不重要的事情说“不”是对自己时间的尊重,也是完成工作高效的必要条件。
优雅说”不“的原则
1.把决定和关系分开——对事不对人,拒绝要求不代表拒绝这段关系。
2.说“不”不代表使用“NO”
3.关注权衡取舍——对于将要牺牲考虑的(机会成本)越多,拒绝就会变的越容易。
4.自我提醒,每个人都是推销员——每个人都在贩卖一些东西:想法,观念,主张。清楚对方的贩卖点,有助于我们决定是否去购买。
5.一个明确的“不”比一个模糊的“是”更优雅
优雅说“不”的八种技巧
1.(借助)尬尴的停顿
2.委婉的说”不“或者“不,但是”—— ”我目前正忙于写书,但是,我想一写完就和您聚一聚。请告诉我,在夏季快要结束的时候是否方便聚会。“
3.我需要先看一下日程表,然后再答复您
4.使用社交工具的自动回复功能
5.(对高层的拒绝)”好的,那么我要取消的是什么?”
6.带着幽默感说“不”
7.欢迎你X,我愿意Y——“欢迎你用我的车,我保证你一定能拿得到钥匙”。通过表达自己愿意让对方使用自己的车,而表明了自己无法开车带对方的意思。
8.这个我做不了,但是X可能对此感兴趣。
很多人在决定改善目前的状态时,会使用”加法“。
但是精要主义者会使用减法——在通过适当的删减和拒绝使那些让自己分神的事物远离自己的生活可触范围外,然后继续观察和审视剩下的选项,使内容不断地得到精缩和纠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