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邱伟聊培训第三季】读书笔记合集
整合方案做实效,精选教法做引导

整合方案做实效,精选教法做引导

作者: L罗罗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6-02 16:51 被阅读11次

    第三章主要内容分享:
    第一节:萃取方法,让内容更有效
    整合有效方案的第一步是萃取方法,目标是让内容更有效。萃取方法有两种渠道,第一种来自组织内部,萃取优秀业务专家的经验,将专家的经验和智慧转化为组织的经验和智慧进行传承。第二种来自组织外部,借鉴经典实践和理论。借鉴外部经典时,分为直接借鉴和间接借鉴两种情况,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学习经典课程、查阅论文研究、跨界标杆学习和搜索网络资料等方式获得相关资源。在这一节重点学习到如何通过多种方式,整合优化出解决关键绩效问题的有效方案。
    第二节:搭建结构,让内容好记忆
    搭建清晰严谨的课程结构是为了帮助学员在大脑中建立一个框架,学员可以依靠这个框架去组织所学到的内容,也可以在未来需要用到所学内容时,利用这个框架来检索信息。在这一节重点学习到常见的四种课程结构,分别是:按流程设计结构、按元素设计结构、按线索设计结构和按关系设计结构。为了更好地帮助学员记忆,如何通过八种方法对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生动化、形象化的包装,帮助你开发出的成果形象生动好记忆。
    第三节:量化成果,让内容可衡量
    将整合到的有效方案进行量化,目的在于能够在课堂上检验学习效果,以及在课后推动学习转化。在这一节,将从两个方面对方案进行量化,第一是梳理课堂表现性目标,第二是配套课后应用工具。课堂表现性目标是对课堂环境中学员能完成什么的详细描述。课程开发目标属于宏观教学目标,它所描述的是学员运用所学技能和知识的现实情境,而不是学习情境。课堂表现性目标是在培训过程中,能够看到的显性化成果,可以通过测试和练习的方式检验。课堂表现性目标有助于学员确认培训后应得到的结果,有助于培训师和学员对培训过程做出客观评价。总之,宏观教学目标是关于应用(绩效)情境中学员能做什么的陈述,课堂表现性目标是在学习情境中学员能做什么的一种陈述。配套工具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种外部的记忆储存形式。通过配套工具,可以帮助学员在课后回忆所学内容,并能够轻松便捷地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配套工具可以减少学员在工作中的应用难度,促进学员在工作中学以致用,更好地将学员“扶上马,送一程”。
    “整合方案重实效”阶段解决的问题
    Problem
    1.组织内部的优秀经验在哪里?
    2.判断优秀业务专家的标准是什么?
    3.如何萃取内部专家的优秀经验?
    4.访谈专家时哪些问题不能错过?
    5.萃取失败经验的价值是什么?
    6.常用课程结构的逻辑有哪些?
    7.如何包装才能让课程内容好记易用?
    8.如何运用ABCD法则,设定课堂表现性目标?
    9.设定课堂表现性目标要做哪三类分析?
    10.课后配套应用工具有哪些类型?

    第四章主要内容分享:
    第一节:引导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每位学员都是带着自己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来到培训课堂,只有通过设计恰当的学习情境,才能够充分地激活学员头脑里已有的故事、案例、经验、观点等。一旦学员的内心受到不同程度的触动以后,他们就会不知不觉、心甘情愿地被吸引着参与和融入到课程中来,享受学习的过程。“以学员为中心”而不是“以培训师为中心”是业界所公认的课程设计原则之一。要做到“以学员为中心”,关键在于创造学习体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不应是抽象的,相反,只有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这个环节,课程设计者要尽可能激起学员的求知欲,使他们对后面将要学到的内容有所期盼。
    个人的学习是加法,团队的学习是乘法。一个人思考时,由于各自心智模式的影响难免会看不清全貌,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大家在一起讨论有助于对事情看得更全面。自己思考是一个单向的过程,没人给你反馈,没人和你有不同的观点,也就是没人挑战你的观点,那你思考的深度就要差一些。在引导体验阶段,不仅要告诉学员为什么学这个内容,以及如何激发学员对这个内容产生学习兴趣,还要调动学员通过讨论对创设情境中的内容或问题进行反思,促进学员连接已有经验,打开学习的阀门。在这一节将与你分享,如何创设学习情境和激发学习兴趣的六种方式,以及如何调动学员讨论反思的五种活动。
    第二节:引导思考,展示论证新知
    学员在这个阶段停顿下来审视和聚焦新知识。基于戴尔的经验之塔,在“揭示新知,阐述核心内容”的环节,课程设计者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选用课堂讲授、现场示范和视频教学等方法,分别从抽象的经验、观察的经验两个方面向学员输出课程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在课堂练习环节,学员在培训师的引导下,通过做的经验来增强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
    人一旦获得了某一知识或经验,就很难体会没有它的感觉了。这说明知识和经验的获取不一定是累加,而是替代,在我们不断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其实也在不断地丢弃一些东西,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知识的诅咒”。所以,知识或技能的呈现方式越符合学员的背景知识,并满足不同的学员需求时,学员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为了避免“知识的诅咒”这一现象的出现,课程设计者需要借助形象比喻、举例说明、分类比较、用图说话等形式,来帮助学员加深理解所学内容。在这一节重点学习到如何运用四种方式,帮助学员理解和消化所学到的新知识。
    第三节:引导应用,推进实践落地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口尝一尝。一方面,课堂练习可以帮助培训师及时了解学员对内容理解和接受的情况,对课程目标是否达成有个大致了解。另一方面,课堂练习对于学员来说,也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地了解自己有没有达到学习要求。有些问题在听课时还不容易暴露,通过课堂练习,学习的效果马上就能暴露出来,避免把学员当成知识容器。培训师还可以根据练习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推动课后转化是帮助学员从不会转变到会的过程,如何才能使学员从不会到会,秘诀就是重复!一个培训课程开发的价值,体现在有多少新知识和新 技能可以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未应用于实践的知识好比没有种下的种子,永远也不会结出果实。因此在开发课程时,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确保知识和技能被用于工作实践中,从而实现其价值。在这一节重点学习到,如何设置有效的课堂练习,以及如何推动课后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精选教法做引导”阶段解决的问题
    Problem
    1.创设学习情境的六种方式是什么?
    2.如何基于SPORT模型采集案例?
    3.案例分析需要哪几个步骤?
    4.好故事的三要素是什么?
    5.设计角色扮演有什么要求?
    6.运用提问引导时,有哪三种方式?
    7.引导学员讨论反思的常用形式有哪些?
    8.如何促进学员消化吸收新学到的内容?
    9.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
    10.推动课后转化常用的四个方法是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整合方案做实效,精选教法做引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mr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