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我们仨》有感

读《我们仨》有感

作者: 小小a | 来源:发表于2021-10-21 21:51 被阅读0次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伤害孩子最深。

中国式父母很喜欢说这样一句话:“我们都是为你好”。

不可否认,他们的确为子女付出了很多。但为什么总是得不到理解,甚至把孩子养成了仇人呢?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边界感模糊,“管得太宽”。

缺乏界限感的父母,很难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而聪明的家长往往都懂得和孩子划清界限。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在教育子女方面就很有分寸感,当杨绛有疑惑时,他不会擅自为她做决定,而是鼓励她独立思考,培养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中学时,杨绛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文理分科,老师给她的建议是学理科。

但对于到底该学文还是学理,杨绛自己也感到很迷茫,于是她去征求父亲的意见。

父亲对她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选择什么”。

杨绛觉得父亲太纵容自己了,父亲却说:

“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才是自己最相宜的。不要太在意外界的评价,你应该选择你喜欢的和有兴趣的。”

最终,杨绛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了文科。

学文学理本无对错之分,只要自己喜欢,就是最佳选择,是父亲的尊重给予杨绛自主选择的勇气。

父亲这种适度引导孩子、丝毫不越界的教育方式深深地影响了杨绛。

当她和钱钟书有了他们的女儿钱瑗后,她也以父亲为榜样,理智的守住家长应有的界限,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女儿钱瑗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她的志愿是“当教师的尖兵”,对于女儿的志向,杨绛和钱钟书选择尊重。

孩子自己决定的事,他们从不干涉。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没有义务满足父母所有的期待,他们来到这世上的唯一任务,就是做好自己。

演员朱雨辰的母亲曾在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中自豪地对大家说:“我完全没有自我,我是用整个生命对待我儿子的。”

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朱雨辰身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儿子的生活起居。就连儿子的感情生活,她也要插手。

朱雨辰年近四十依然单身,虽然有过几段恋情,但因为妈妈的强势干预,最终都不欢而散。

他也曾在节目中沮丧地说:“妈妈给的这种爱,压力太大了。”

《追风筝的人》里有这样一句话:“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

过分干预子女的生活,只会让他们变成思想干涸,灵魂无趣的木偶人,这样的孩子,终其一生,都难以收获幸福。

为人父母不仅意味着付出,更要懂得及时体面地退出孩子的生活。

要知道,有些事情,必须由他们自己经历,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相关文章

  • 暑假阅读 《我们仨》——杨子钰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读《我们仨》有感 好词: 黄昏薄暮 苍苍茫茫 寻觅归途 历历如真 没精打采 不甚经心 ...

  • 我好像读到了假的杨绛

    我好像读到了假的杨绛 ——读《我们仨》有感 《我们仨》是我买书时用来凑钱数的,诚然我是杨先生的粉,又自诩她的师妹,...

  • 读《我们仨》有感

    杨绛,暂且称呼她为先生吧。用哀而不伤的笔调,细致的追忆了'他们仨的过往,如幻灯片般放映在眼前,一切都历历在...

  • 读《我们仨》有感

    “不要紧”的力量让人心安。 就像小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想到有爸爸妈妈在,无论事情多大条,心都不会慌。终其一...

  • 读我们仨有感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们所谓的家只是旅途上的一座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 读《我们仨》有感

    这几天在出差的路上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书籍,整个文字读下来很美,透过文字能感受到他们一家人的和睦,文字里没有...

  • 读《我们仨》有感

    “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杨...

  • 读我们仨有感

    一本好书就象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给我们诸多启示。 《我们仨》是钱钟 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 19...

  • 读《我们仨》有感

    去年,杨绛先生的逝世引起世人瞩目,无数中国人民感到甚是惋惜,中国文学史从此失去了一个宝贵的财富。素闻杨绛先...

  • 读«我们仨»有感

    2017经济学院 谷会双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们仨》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pq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