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文学欠辉煌,华靡浮艳承晚唐。
诸多作家在探索,纠偏扶正旗帜扬。
柳开原名柳肩愈,绍先、绍元字两样。
后改名开字仲涂,“补亡先生”志意详。
“东郊野夫”另为号,大名人氏奉纲常。
开宝六年中进士,司寇参军历风霜。
升为殿中侍御史,敢与钦差相对抗。
贬徙病亡沧州路,宁折不弯腰脊梁。
复兴古道倡韩、柳,述作经典不彷徨。
古文运动先行者,早于欧阳把路趟。
著有《河东先生集》,存诗八首韵铿锵。
郓州汶阳之穆修,迁居蔡州字伯长。
自幼苦读在家中,十岁落笔即成章。
二十经史博览遍,针对文风论辩详。
不胫而走文入宫,真宗叹奇责宰相。
东封泰山诏才子,穆修得选神气昂。
考中进士不拜官,贬往池州偏远荒。
贫寒守操如既往,不污文名却金洋。
“遇赦得释迎母居”,“间出游匄以给养”。
文学参军任颍州,家境如洗更凄凉。
口诵《孝经》与《丧记》,亲身背母行安葬。
弘扬韩柳倡古文,动手刻镂日月忙,
千里担书开封府,怒目鄙视浮儒郎。
期年不曾卖一卷,作为笑谈广传扬。
倾服尹洙、苏舜钦,慕名投师到身旁。
谆谆教诲同知己,古文运动后劲强。
《亳州魏武帐庙记》,见解新颖闪光芒。
“伐谋制胜料敌变”,孟德驱车碾螳螂。
《河南穆公集》三卷,儒道佛法兼收藏。
立文首先立德品,德品如翼鹏高翔。
河南洛阳之尹洙,散文大家字师鲁。
天圣二年登进士,绛州正平县主簿。
“馆阁校勘”入朝中,“太子中允”位显著。
愚直更是性情人,为义取咎不旁顾。
罹祸只是范仲淹,贬往饶州被惩处。
尹洙上疏言师友,亦应获罪贬同路。
陕西用兵被起用,累迁连连堪注目。
后因部吏投诬讼,监管酒税又被妒。
论文尊崇孟韩柳,扬言作文“务求古”。
“是是非非”以其道,“辞约理精”莫疏忽。
直面建议范中淹,名词改换有两处。
《河南先生文集》好,《五代春秋》是名著。
才学卖与帝王家,奏章无文过质朴。
精英由此影响浅,史不惊人形模糊。
石介兖州奉符人,守道、公操均为字。
他是北宋大学者,直言敢谏不顾忌。
合称“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他自己。
世为农家豪于乡,其父“中舍”近太子。
精于三家《春秋》学,家庭影响是根基。
漫游北瞻柳开迹,南下进入学舍里。
从师名家范仲淹,二十六岁登进士。
观察推官任郓州,“庆历新政”他支持。
直斥夏竦为大奸,写了《庆历圣德诗》。
夏竦家中命佣人,摹仿石介之笔迹。
说是“废旧立新君”,书信串通给富弼。
范、富、杜衍、欧阳修,革新人物均罢职。
石介更在朋党内,外放濮州而病死。
终生恪守是儒道,排斥佛、道不余力。
道统名单排列长,起于远古之伏羲。
神农黄帝少昊尧,文武孔孟韩愈止。
撰写《怪说》《中国沦》,怒批佛老西昆体。
民本思想《根本策》,百姓国家名与实。
著述颇丰今失散,人道十卷《易口义》。
《易解》《唐鉴》各五卷,今存《徂徕先生集》。
文学成就影响大,惊动刘概与苏轼。
“堂堂世上文章主,幽幽地下埋今”昔。
“直饶泰山高万丈,争及徂徕三尺”泥。
“生前谤议风霆震,死后文章天地齐”。苏轼刘概诗夸赞,后人觉得颇适宜。
河北刘筠字子仪,二十七岁中进士。
授馆陶尉五年后,秘阁校理又升级。
观察判官大名府,《册府元龟》他参议。
后迁兵部员外郎,学士入府“枢密直”。
性格耿介不弯曲,不为皇帝改诰制。
圣上复召是晏殊,枢密南门巧相遇。晏殊侧面又低头,内有所愧不敢揖。
贬迁转调颇频繁,谥其“文恭”六十一。
十卷《册府应言集》,《荣遇》《表奏》与《刀笔》。
佚失确实惋惜多,《肥川小集》可赏析。
《西昆酬唱》收诗作,七十二首见情思。
刘杨当时齐其名,诗苑同心更同志。
福建浦城县杨亿,杨刘领导“西昆体”。
文学大家谥号“文”,“大年”世人称其字。
七岁能文颇聪颖,《喜朝京阙》年十一。
冀望“终身立圣朝”,太宗皇帝赏其异。
进士及第是恩赐,著作左郎为学士。
支持寇准抗辽兵,后为群小所排挤。
风骨铮铮不苟且,英年早逝四十七。
“史笔是非空自许,世情真伪复谁知”。
“文公文章擅天下”,编有《西昆酬唱集》。
“互相切磋”“迭唱和”,全集七十余诗题。
描摹物态咏形影,借古喻今而咏史。
流连光景写生活,此类归为“闲适诗”。
雕琢用典铺词藻,声韵华美伴琴丝。
欧阳诗文革新好,首先借鉴“西昆体”。
诗歌发展若项链,少此环节不可以。
汗牛充栋青简丰,《太宗实录》他参与。
《武夷新集》今可见,《浦城遗书》更称奇。
《文公谈苑》十五卷,《册府元龟》他主笔。
骈体文章更优秀,名于当世后佚失。
自古圣贤多魔难,何况杨亿孤且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