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诗写春夜思乡之情,诗人在洛阳暂住的时候,夜晚听到笛声,勾起了他的对家乡的思念。题目中春夜点明了写诗的时间是在春天的夜里,洛城是诗人暂时落脚的地方。
“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暗”字意味深长,夜深人静,不知道笛声从哪里传来,一是指时间之晚、空间之暗,另一方面则是说吹笛人在抒发自己内心,并不想因为笛声而让比人知道自己。
而首句的“飞”字则与第二句相关联,“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随着春风“飞散”到洛城各处,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一个“满”字则与题目中的“夜”相呼应,洛城的白天是闹市繁华、人声熙攘,这个时候笛声被各种嘈杂的声音所掩盖,是不可能“满洛城”的,只有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笛声”与夜的寂静对比才会显得如此的清晰。
一般来说,在夜晚吹笛的人往往是在抒发自己的一种特殊的情绪,或喜或忧或乐或愁等等,诗人从这春夜里的笛声里听到了什么呢?“此夜曲中闻折柳”诗人从笛声中听到了“折柳”。
我们知道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中有“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一句,常用来表示惜别、思乡之意。
所以作者就在诗的末尾说了,“何人不起故园情”听了“折柳”的笛声,有谁能够不被勾起思乡之情呢?诗人也因春夜的笛声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不只是诗人,今夜洛城里凡是听到了这“折柳”的笛声都会起思乡之意。在这里“何人”的意思是说大家听了都会思念故乡,何况是我。
诗人李白祖籍四川,长于碎叶(位于现在的中亚),都离他听到笛声的洛城有千里之遥,而他自东行之后几乎没有在回过故乡,所以“折柳”的笛声对他的触动无疑是巨大的,游子之心,羁旅思乡之情跃然纸上,但凡漂泊在外的游子读到这首诗,莫不感同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