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感性和理性

作者: 散步天伦 | 来源:发表于2019-07-01 19:10 被阅读0次

        美术史中的两种艺术家(当然远远不止两种,只是目前仅想到而已),以杜尚与竼高为例。

        即便是美术圈内人,说到杜尚,可能仍会有相当一些人不会马上与那只非同一般,在美术史上绕不过去的小便池联系起来。而提起竼高,即便是圈外人也有相当一部人会如数家珍般地讲他的人,他的画(国内对印象派和现代派宣传的落差也是原因之一)。

        原因我想是:与其说杜尚是个艺术家,倒不如说他是个学术人,他的作品表达的是一种文化学术观念,是对美术史的一种思考,是对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观察和判断所得出的一种理性的结论,他是在发现问题,是在做课题,只是研究的对象是艺术领域。从这方面看,他的工作和发现相对论和造出原子弹的爱因思坦没什么区别。

        而竼高则是个纯粹用感性的激情燃烧自已的人,他的人就是他的画,他的画就是他的人,人与作品浑然一体,已无法分离。跳动的向日葵,翻动的麦田,流转的星空就是竼高性格与情绪的通透表现。而如果你说小便池就是杜尚,杜尚就是小便池,相信他本人就会跟你急。

        不单美术界,其它领域也有许多类似的情况。比如作家鲁迅与巴金,诗人顾城与艾青,科学家陈景润与钱学森,音乐家贝多芬和舒勃特等。

        无论什么艺术,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体。有的理性在先,先有一个主题,再找一个载体,也就是先有内容,然后找个合适的形式装进去;有的感性在先,画了以后,发现形式里表达出了某些主观内容。感性在先的多是些传统艺术,比如梵高。现代艺术则多是理性在先的,比如杜尚。

        艺术家在早期,一般是感性多于理性,感性先于理性,后期则是相反。看看大师的发展轨迹,后期的作品完全是在理念的支配下完成,因为年龄越大感性越迟钝,甚至没有,硬画,只能是重复或是模仿自己或是他人。年轻人阅历经历少,自然缺乏理念的结晶,但感性好,对世界的敏感度高,所以作品往往激情四射。梵高的画里有很大的理性成分,但感性还是第一位的。假如梵高能活到九十,相信他后来的画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

                          2018.9

相关文章

  • 艺术的感性和理性

    美术史中的两种艺术家(当然远远不止两种,只是目前仅想到而已),以杜尚与竼高为例。 即便是美术圈内人...

  • 2022-05-12

    用理性办的事 和用感性办的事 是完全不一样的 理性可以解决问题 感性让问题 越来越大 感性用于文学艺术创作 是最佳

  • 2017-12-03

    人,有理性和感性之分,而我却处在感性和理性的中点,偶尔理性的可怕,偶尔感性的骇人… 而现在我的状态,应该是感性占据...

  • 理性和感性

    感性的我以为是这样的,做出来其实不是这样的,理性的我想的对,没有执行也没有用。

  • 感性和理性

    感性来源于对潜意识展现,理性是对未来的美好而形成的主动显意识,感性为动力,理性为方向。

  • 理性和感性

    前两天带人去了趟梧桐山,回家的时候看了下路线,全程7.7公里,走路预计是近两小时。看着时间不晚,决定徒步回家。 路...

  • 理性和感性

    感情的世界里,理性重要,还是感性重要?生活中,很多人会在该感性时选择了理性,该理性时选择了感性。 我特地去网上查了...

  • 理性和感性

    通过一次矛盾沟通原来发现人分感性和理性, 感性和理性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世界的态度和认知不同。感性的人,看待事情...

  • 感性和理性

    说到感性和理性,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再来解释下两者的定义。 感性:是遇事在处理中以个人情感为依据的心理过程。通俗的...

  • 理性和感性

    昨天上午去看战狼二了。颇有感触,确实不错,就冲着吴京拼了命出来的结果,着实佩服。全程很燃,很正义,很有教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术的感性和理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vn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