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2677/4100a533b38e79e9.jpg)
前几日,从网上订购一本2016年出版的书。
拍下之后,卖家告诉我,这本书现在店里只剩一本。且是他个人的收藏,封面有些旧了,问我是否介意。
最初我有些迟疑,花了买新书的钱,却收到一本旧书,心里还是有些介怀的,心想,如果太旧,那就索性退掉好了。
就在今天,我接到一个邮局的电话,说是有一封我的挂号信。
我很是奇怪,这年月,谁还会给我寄挂号信呢?
谁能想到,就是这封挂号信,带给了我巨大的惊喜。
白底信封上印着“太平有象”的传统图案,漂亮的小楷端端正正地写着我的名字和地址。
打开信封一看,原来是我买的书。
封面说不上破损,只是已经有了时间的印记,在冬日的阳光底下,微微发黄。
不知怎的,感觉这样的信封,这样的邮寄方式送到的就应该是这样一本有着光阴感的图书。
卖家的字很好看,给人一种莫名的亲切。想来真的很久很久没有收到过手写的信件,更为难得的是,居然还是用毛笔写的。
时间仿佛一下子就倒流回了几十年前。
那时的我们,没有手机,连打个电话都不容易。朋友、亲人之间的交流都依靠写信。
自己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日常,被郑重地投进邮筒,带着我们的真情实意传递到某个人的手里。
剩下来的日子就是等待对方的回信了。
等信的日子是漫长的,这种漫长也不由得延伸了我们的思念与牵挂,同时,它也放大了我们收到回信时的喜悦。
后来,我们渐渐不写信了。嫌它走得太慢,嫌它写起来太麻烦,甚至还会遭遇提笔忘字的尴尬。现在的我们,拿起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交流。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份便利里缺少点什么。
也许正如人所说,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也就不会那么珍惜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