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去汉学文化传承小组的线下学习会听李连胤老师讲课了,一整天我都是能量满满,上下午都没有打瞌睡,听得津津有味。
有一个片段,李老师想引用《人间词话》中三种境界的状态来描述一个环节,一时想不起来,我就给他起了一个头,于是李老师就想起来了,接上思绪继续往下讲……
这一段讲完后,我就在想,这三种境界怎么和我们的学习求道相联系,怎么和我们的状态相匹配呢?
这三种境界平时虽然背的挺熟,但是要把这三种境界用一句直白话来说清楚,还真一下打磕了。
我翻出《人间词话》这一段细细品味,对比了一下,从研修的角度做个这样的分析: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一层意思讲修道之路是孤独、长久的,有志之士就是要发愿,立志,眼光高远。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修道和修学之路是辛苦的,充满磨难的,会让人形神消瘦。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修道和修学之路的最佳状态就是要忘我,无我,要勇猛精进。这样才能早日达到证果的彼岸。
三种诗意境界对应三种生活境界,应该是可以说通的。
2022.10.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