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长水远,人更远。远的是人的躯体,心却紧紧的联系着,通过互联网传递交流信息,就能感觉这人的距离其实很近,近到似乎能听得到伊人的心声,看得见其笑脸。
我常常想,人要是有缘认识,有过交往,相处过一段日子,有过畅叙与交流,留下了印象,便有愉悦的余味,让你回想……
无论这人去了天涯海角,还是隐于桃花源,你对其人都有了一分念想。人的情感就这么奇怪,十万八千里外的一个亲人或朋友,抑或文友,都能牵动你善良、真诚而重情重义的心……
人生的历程,往往会在某一个环境,某一个时序,有缘认识某一个人。因为看着顺眼,彼此聊得来,心与心慢慢的接近,有了感情和较深的友谊,生发出一种愉悦,彼此都很开心,就那极短的接触,或读过其诗文,印象也就相当的深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交往多了,便有了一种特别的感情,那怕有一天终有离别,自此天各一方,但总有想起对方的时候。
那缘尽者也许再无交往,日后再难见上一面,但那种念想,却往往难以割舍。午夜梦回,寂寥彷徨之间,仍会蓦然想起某一个曾经交往过的人,某一件与之相关的事。
情缘未了者,就是一别十载,也会回眸,寻找那曾经熟悉的容颜,见上一面。不说报恩,不言谢意,彼此就见那么一面,也会挺开心,看着对方好好的站在自己面前,心亦释然。
人生就是如此的奇妙,给你许多情感的体验,让你去认识天南海北的人,带给你人性的善良与温暖,爱情或友谊,让你缓缓地咀嚼,回味,使你原本烦躁的心,获得了恬静与安宁。这既是你的福分,也是你的生之乐趣。一个人有了充满爱意的平静之心,还有什么世事不能面对?
我正如此漫无边际的想着,思考着,骤然间接了一个电话,我蓦地便有了一个实例,足以证明我以上所言非虚。
电话是县直机关工委一位女干部打来的,她笑着与我打过招呼,便问:主任,你们单位现在是隶属县国资公司吧?我说是。她客气地说:好,再见!
我很多年没跟县直机关工委打交道了。以前老黄当该机关工委书记的时候,常到我的办公室坐坐,了解一下我们单位的情况。
他是军转干部,朴实,性格随和,平易近人,同大家的关系十分融合。
他身体壮实,脸黧黑,喜欢开玩笑,对人热情,言谈间又不失幽默。因为我们同住一条街道,上下班往往会相遇。每逢路上相见,他总会抢先与我打招呼。
有一次,我为黎所在的分公司出差贵州兴义市,在当地住了27天,所带的差旅费都花光了,黎就是通过黄书记,打电话给他在兴义的战友,为我解决了回程的费用。
他那战友在兴义市农行当领导,年龄与黄书记相仿,身高而略瘦,乍一看,让人有玉树临风之感。他是带着其儿子一起来的,那帅哥手里还提着一袋水果、包点、饮料之类,说是让我归程中吃的……
这事转眼之间就过了廿余年,黃书记也谢世多年了,不知他兴义那位战友家里情况如何?当年那位帅哥,如今也已人到中年,但愿他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幸福!
在兴义那段日子,我不办事时,总喜欢四处走走,去看看市容市貌和南盘江,和那些陌生人聊聊天,尽可能多了解些当地的风俗习惯,多看看当地的风景、人文景观,或到农贸市场去看看他们所交易的物产。
据我当时所获得的信息,这兴义市是贵州省黔西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辖下的县级市,地处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结合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南盘江横贯市境,较大的河流尚有黄泥河。
我这个人有一个习惯,每到一个新的省市,总喜欢买一张当地的地图,或淘几本介绍当地历史、文化、山川风物、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物产、贸易流通之类的书籍,又或找当地的老人聊聊,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当地的情况。
有了这些“程序”,我也就知道兴义这个地方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其资源、物产都甚为丰富,除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红桔、海子梨、冬梨。山间水涧,多有飞虎、黑猴、穿山甲、娃娃鱼。从市场上的贸易看,竹荪、杜仲、黄草、核桃、木耳、香菇之类的东西亦多。
尤让我感动的是,当地的民风甚为淳朴。我在城郊行走间,认识一个年轻的养路工,他非常的热情好客,同我谈了很多兴义的民俗风情,还带我到他家里坐,让我认识他那温和的母亲和活泼的妹妹。
他们的家就在公路边的山坡上,一座低矮的砖瓦平房,略窄而整洁,堆放着很多金黄结实的南瓜。
他的父亲原来就是养路工,病故后由他顶职的。他们一家三口,就生活在那单家独院的小屋里。当时尚无水电供应,过着一种自然式的乡村生活。
他的母亲平日就在周围的山地种些玉米、南瓜之类的耐旱作物,养鸡养鸭。房子的南侧有几块不大的稻田,并不缺水源。
他的妹妹在城里一家小超市打工,是帮人卖成衣的。有一个文静的晴隆女子,一张杏仁脸,白如百合,总是笑盈盈的,与她同事。
那是1996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的事,最初我同黎及一袁姓记者一起出差,先在贵阳待了两天,与某工贸公司领导洽谈兴义火车站某宾馆的建设事宜。
签订意向书之后,翌日即随甲方的领导,坐一部轿车同下兴义。沿途因为下雨路滑,常常受阻,原本11个小时的车程,竟走了23个小时,始到兴义。
夜宿盘江宾馆。翌日,我们到顶效技术开发区,考察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看了该公司在兴义火车站西侧的一块地皮。
当时南昆铁路尚未贯通营运,兴义火车站刚进入建设的初始阶段,该开发区虽然有了规划,但还很少单位进驻,实际上尚未进行真正的开发。一眼望去,仍是一片荒丘。间有三五座临时工棚,十余部平整土地的机械,以及为数甚少的人,在其间奔突来往。
工贸公司的两位领导,都是中年人,白净斯文,言谈举止,无不显示其知识分子的素质和性格。
他俩口若悬河,大谈特谈发展前景,谈他们投资建设现代化的三星宾馆。
那时候,我们公司晋升二级建筑施工企业才三年,下设18个分公司,本地施工任务不足,都想向外拓展业务。三千万的工程项目自然诱人。
而甲方精过钢,提出要我方提供两辆有天窗的越野车,以利其工作。黎想工程做想到控制不住自己,也不想想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想想到当地有关部门了解一下甲方的信用度,竟当场答应。
当天下午,留下我和袁在兴义与甲方保持联系,他即归去购车。
甲方承诺车一到,双方即可签定施工合同。我们在兴义等了一周,黎没有上来,袁便回北海去了。
我独自留在兴义,与甲方保持联系,一待就是27天。期间所带的钱愈来愈少,我不得不退了盘江宾馆每晚108元的客房,住进25元一天的小旅馆。
毎天用餐的地方,也只能改为快餐小店,坐在小竹椅子上,依着低矮的小方桌,慢慢扒着杉木桶蒸的热饭,咀嚼着3块钱一份的土鸡炒木耳香菇,倒是天然食品,价格亦便宜。
好在,只要你花了菜钱,米饭任吃。同那些吃一两块钱饭菜或粉汤的人同座,听听他们的言语,看看他们的神态,去体验和感受他们的生活,对于我来说,便是一件很有意思,也挺有意义的事。
中秋节那天,我花6元钱买了12个散装月饼,花8元钱买了一刀2斤重的猪肉,到那青年养路工的家,和他们母子仨一起过了一个身处异乡、四顾皆山,而没有一个亲人在眼前,又特别有风味的中秋节。
当日已西斜,我向他们告辞时,那温和善良的妇人,不仅给了我一小袋燻得干黑的核桃,还送了我两双她自己一针一线纳成的鞋垫。然后,她锁上门,和她的儿女一起送我到公路边候车。
车开过来后,我上车找到了座位,当我往窗外看时,他们仨依然默默地站在路边,注视着我。我向他们挥了挥手,他们也向我挥手。
车启动时,那兄妹俩不约而同对我唤道:哥,再来玩呀!
我心里一热,几乎流下泪来。心想:天各一方,再见也许不再会,要想再见一面,恐怕很难。但我毕竟记住了一脸黧黑的黄书记,记住了在兴义农行的那父子俩,记住了他们娘儿仨,常常回味那一缕人性的善良和温暖,并将这些写到了纸上,落在这智能手机里,并发到了互联网上……
2017年10月12日初作,2023
年11月14日晚上,首发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