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两月,我学会了一个新技能——上课玩手机。
这算什么新技能?你可能嗤之以鼻。
上课连手机都不玩?装吧?虚伪!
那我就说说我怎么学会“上课玩手机”。
校长叫我玩手机
开学第一课,校长一边在台上给我们上大会,一边手托眼镜框,下滑微信对话框。
“我给你们找几个文件念念,哪去了呢?……现在开会都离不开手机了……我在微信里和好多同学是好朋友,现实人不一定对得上号……我来随机认识几个人啊……”
大家纷纷开始低头查看手机有没有校长的信息。
导师叫我玩手机
导师上课每几分钟就喜欢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让我们写下一句重要的话,看着我们记下来,而后又反问我们。
“我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你们有手机有电脑的,快查啊,看看这个老师是不是在胡说八道!”
哈佛校长曰: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分辨出“有人在胡说八道”!
“这个同学很好,马上把我刚刚提及的文献发到群里,这样大家可以马上查看理论基础……”
哦⊙∀⊙!原来时实查文献,想办法当场提取课外信息反驳或者提出问题是会得到老师表扬的啊!
于是,大家不在只是听课做笔记,转向边听课边对“百度百科,知网,维基……”关键词句进行搜索,看看其他人的解释,构建整体知识脉络,没看懂就问,有异议即提。
任课老师叫我玩手机
研究生的政治英语课,是公共基础课,也是抢座最严重的课。因为不仅点名,还要举手回答问题,才能得到平时分。
头两节上课,是真真的不适应。我感觉自己跟不上老师提问的速度,抢不过同学一直高举的手。
我对回答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我要有自己的思想,我要能完整回答出来,我想好了才能回答”,而后就一直没想好……
但是这样不行啊,没有回答是要不及格的!
我开始观察别人都怎么回答问题。
他们掏出手机,老师说啥他们就查啥,老师问谁知道这个问题?谁来介绍这个事件这个人?他们就可以直接念网络上的资料。(因为是知识性问题,浅显的问题,谁嘴快谁得分)
更有甚者,老师在讲课时候,突然插嘴
“老师,我这里有补充!……老师,你说的这个事情是因为……”
老师也欣慰得笑笑“给这位同学加上分~”
哦⊙∀⊙!原来大家都是这么操作的……我打字速度又不慢赶紧也来有样学样……果然就拿到了分。
那我怎能不玩手机
都说信息社会,要学会用工具,网上教你如何操作软件,但是没有教你何时用上技术,课下要用工具做作业,但是更重要的是在课上使用!
如果上课不玩手机,我是被灌溉者而不是交流者,灌溉会水土流失,交流的参与感则会引发对话题更深的关注和思考。
如果上课不玩手机,我就不知道上课还能直接质疑授课者,不知道一个没有辨析能力的学生原来是个不合格的研究生。
如果上课不玩手机,我就不会在百度百科上搜那么多的名词,强识博闻的碎片信息本身就是对大脑的刺激,刺激思维在平凡单调中也能保持活跃而不是沉默+1……
如果上课不玩手机,我就不会对每堂课(特别我发过的言)记忆犹新……
当然,我还没有真正学会问有深度的问题,但用手机激发思考,不懂就问的态度,是一个学人首当具备的。
最后会发现,你的真实观点其实就藏在你的学习态度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