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护肤 美妆 美容 养生 化妆道学•国学•养生
冬日里一碗牛肉汤,吃得好暖一冬!感冒、咳嗽、手脚冰凉通通消失!

冬日里一碗牛肉汤,吃得好暖一冬!感冒、咳嗽、手脚冰凉通通消失!

作者: bcf65af71f15 | 来源:发表于2018-01-03 18:16 被阅读20次

【大脸说】温暖的夏季流水潺潺,严寒的冬季滴水成冰,这就是中医讲的“寒则凝,温则行”。

冬天到,气温降,很多人往往会出现手脚凉、关节疼、颈腰椎疼痛等不适,其实这都和气血不通畅有关。中医常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道理。

中医认为,驱寒就是保护身体阳气,运动、进食等所有驱寒功夫都为这个目的。今天就来推荐美味暖身驱寒效果好的食疗。

喝汤暖一冬

1、黄芪牛肉汤

人体中的“气”具有调节人体体温和控制毛孔开阖的功能,因此“气虚”时,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减弱,会出现怕冷、爱出虚汗的症状。出汗时如果被冷风一吹,就更容易感冒,康复的时间也比别人长。这款汤水中的黄芪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党参有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牛肉则有补中益气,强健筋骨的功效。

做法:将黄芪、党参各12克洗净,放在双层纱布袋内封住口做成中药包;牛肉洗净切块煮去血水,与中药包和姜、葱大火煮开,撇去浮沫;加料酒,小火炖两小时;最后加入少许盐和胡椒粉即可。

2、干姜肉桂羊肉汤

羊肉营养丰富,贫血、气血两虚等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干姜是生姜烘干后的成品。比生姜多了温暖脾阳的作用,要是你阳虚怕冷、脘腹冷痛、四肢不温最好用干姜。另外,肉桂有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散寒气的功用,将干姜、肉桂与羊肉一起做成药膳汤水,更有利于祛寒治感冒。

做法:羊肉150克切块,与30克拍碎的干姜、15克肉桂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面,趁热吃肉喝汤即可。

3、雪梨南杏瘦肉汤

雪梨润肺止咳,化解初冬干燥空气引发的呼吸道不适;杏仁不但宣肺止痰、止咳定喘,还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与低脂高蛋白的瘦肉共同煮成汤,可以增强抵抗力,帮你在冬天远离感冒袭击。

做法:雪梨一只去皮切块,与15粒南杏仁、50克瘦猪肉片同煲40分钟即可。

4、梨藕荸荠汤

中医认为白色食物多有滋阴润肺的功效,雪梨、莲藕、荸荠、山药都是润肺止咳的好食材,其中后三种根茎类的食材还有补足身体能量,加强免疫力,预防受寒感冒的功效。

做法:将莲藕一大节和山药半根去皮切小块,加水半砂锅同炖半小时后,加入去皮的荸荠十粒,去皮切块的雪梨一个,再同炖10分钟即可。

冬季养生必喝粥

1、草芪龙苓粥

材料:炙甘草、黄芪、龙眼肉各10克,茯苓粉、大米各5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炙甘草、黄芪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茯苓粉、大米、龙眼肉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

疗效:可补气安神,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脉结代等。

2、生脉粥

材料:党参、麦冬、五味子各1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诸药择净,水煎取汁,与大米加清水嬲旖亍茫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生脉口服液1支,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日2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

疗效:可补气养阴,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疲乏无力、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面色淡白无华、舌红苔薄、脉结代而细等。

3、参粉归芪粥

材料:高丽参粉5克,当归、黄芪、大枣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诸药择净,放入靳陂偃蟛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高丽参粉、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

疗效:可益气养血,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健忘、面色无华、头晕目眩、食欲不振、浮肿尿少、腹胀恶心、舌淡苔薄白、脉结代或细而无力等。

4、参姜小米粥

材料:小米100克,人参、姜各10克。

做法:将小米淘洗净,控干。然后人参、生姜洗净,晾干,同研为末,与小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熬煮成稀粥即可。

疗效:可益气健脾。适用于脾虚气弱、全身乏力,亦可治呕吐不恩饮食。

5、八宝粥

材料:大米、花生、绿豆、红豆、莲子、红枣,可以按个人需要加入补气血的桂圆,紫米;如需调理脾胃,可加入芡实,薏仁,莲子,茯苓同熬煮。

做法:取粳米100克,绿豆10克,花生仁10克,红豆10克,薏仁10克,桂圆肉10克,莲子肉10克,枸杞子10克,加水同煮制粥。此粥具有清热利湿、养心安神、补脾益肾功效,适用于体虚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失眠少寐、食纳不佳、肢肿、泄泻等症。健康人食用可强身健体。

疗效:八宝粥有健脾养胃,消滞减肥,益气安神的功效。可作肥胖及神经衰弱者食疗之用,也可作为日常养生健美之食品。

艾灸暖身穴

其实,人体有6个“暖身穴”,冬天常艾灸,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御寒保暖的目的。

1、艾灸大椎——消除全身怕冷

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

中医认为“大椎通阳”,因为这个穴位是督脉与六条阳经的交汇点,大椎是调节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艾灸大椎穴可以通络散寒,这也是缓解全身怕冷的重要方法。

另外还可以在洗澡时先用热水冲大椎穴,直到整个头颈后背乃至全身皆觉得温热时,再停歇,沐浴后注意保暖,好好睡上一觉;或者每日早、晚各用手掌搓大椎穴5分钟,使得穴位处觉得酸胀发热即可。

大椎穴还可以预防治疗感冒。如果觉得感冒袭来,出现头晕、头痛、鼻塞、咽痒等前驱症状,可以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或直接艾灸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度,能帮助身体振奋阳气,抗御外邪。

2、艾灸合谷穴——温暖各关节

合谷穴即老百姓常说的“虎口”,位置在拇、食两指之间凹陷处。像天寒引起的关节炎、肩周炎等都可以通过艾灸合谷穴治疗。

3、艾灸足三里——提高耐寒能力

该穴位于外膝盖眼下方三寸(四横指宽),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属于阳明经穴,阳明是多气多血之经,对于经络气血的通畅关系重大。如果能每天坚持艾灸此穴可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4、艾灸神阙穴——给全身供暖

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可以经常艾灸神阙穴。

5、艾灸阳池穴—消除上肢怕冷

阳池穴位于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这一穴位,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暖和身体,进而消除发冷。尤其冬天,应该多坚持灸灸。

另外可以按压刺激该穴位。刺激时,最好是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

还可以经常按摩,从手掌内侧往上按摩揉搓,到手臂和肩部交接处,再从手臂外侧向下按摩揉搓到手指,连续三次,然后抚摩另一只手臂。因为手臂上有三条阴经和阳经,按摩揉搓手臂可以疏通手臂上的阴经和阳经,解决阴阳不和谐。

6、艾灸涌泉穴——消除下肢怕冷阙穴

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涌泉被称为“接地气”的枢纽。

常艾灸此穴可以调节气血睡眠,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经常坚持艾灸此穴必然会促使手脚冰凉、下肢怕冷的症状康复。

【尾记】 关于大脸君

大脸君,权威健康营养师兼执业医师,官方微信公众号:ilovebigface,每日最新养生段子,关注我,提高你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冬日里一碗牛肉汤,吃得好暖一冬!感冒、咳嗽、手脚冰凉通通消失!

    【大脸说】温暖的夏季流水潺潺,严寒的冬季滴水成冰,这就是中医讲的“寒则凝,温则行”。 冬天到,气温降,很多人往往会...

  • 冬至

    冬日的阳光 暖不了手脚冰凉 却美丽了心情

  • 生姜是个大骗子

    beibei感冒了,咳嗽,打喷嚏 ,流鼻涕,没有胃口,特地做了一碗咸汤,葱姜蒜,豆腐,包菜,切碎,做好了,端给她吃...

  • 冬日里的一碗暖粥

    冬日里的一碗粥就像是一缕温柔的阳光,照耀在心头,温暖了全身。粥也非常适合作为早餐食用。 今天我给大家罗列几款好吃又...

  • 感冒咳嗽,一碗水搞定

    最简单的就是买剥一粒大蒜,含在口中,时轻咬一下,蒜味一出,慢慢咽下,一粒含一小时,咽痒立减,咳嗽可愈。 方法二 取...

  • 面条彩铅随笔

    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条 开始普普通通的一天 它可以是繁忙早晨的早餐 可以是一碗代表祝福的长寿面 可以是加班夜晚的一碗暖...

  • 冬日暖阳

    雪霁 露出一片冬日暖阳 这是冬的问候 更是春天的召唤 冬日暖阳 撒在每个人身上 感受到酷霜里的温馨 严冬里的和煦 ...

  • 神奇的“小人参”

    常听老人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白萝卜,别名“小人参”,可见,萝卜是个好东西。 前几天,二宝有点感冒伴随着咳嗽,尤其到...

  • 暖暖

    暖暖的阳光 暖暖的风 暖暖的冬日里 藏着暖暖的心 暖暖的心里话 暖暖的你我他 一杯摩卡 一盒小点 一盆酸菜鱼 一碗...

  • 《 立冬》

    夏吃萝卜冬吃姜,无需大夫开药方。 暖身防寒不感冒,英姿焕发体质强。 生姜羊肉炖煮汤,莫要小看不一般。 冬季进补可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日里一碗牛肉汤,吃得好暖一冬!感冒、咳嗽、手脚冰凉通通消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hk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