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由桥引起的深思 -----《桥》教学反思(一)

由桥引起的深思 -----《桥》教学反思(一)

作者: 聪等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19-10-14 22:12 被阅读0次

伊川县直第三小学  王伦芝

        一座桥横跨两岸,一座桥连接天堑,一个共产党员用爱心架起了生命之桥。教学这一课后让我想入非非,感慨颇多。

      《桥》是一篇小说,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简练生动,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即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我所上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小说这一文体。3、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英雄形象和父亲形象。

      我分成三个板块来设计的:第一板块:聚焦体裁,感受文体美。第二板块:聚焦环境感受桥之险。第三板块:聚焦人物,感悟人性美。

      在这一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让学生抓住文中一些自然环境描写的词语句子和想像面对死亡威胁的情景,让学生置身死亡境地,切实感受当时的生命垂危,从而能为更好地理解老支书的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做铺垫;本篇课文语言简练,人物语言的刻画也很有表现力,我准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范读,品读,对比读,齐读,指名读,自由读等,从而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效果。可是时间不够,感觉课上的比较仓促,讲课的速度比洪水还快,课堂上缺少美读和让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很多问题就点到为止,少了让学生细细品味的环节。

      今天的这节展示课,存在太多的不完美,今后我要认真研读教材,寻找更好地教法,改正不足,让自己的课堂更扎实、高效!

       

相关文章

  • 由桥引起的深思 -----《桥》教学反思(一)

    伊川县直第三小学 王伦芝 一座桥横跨两岸,一座桥连接天堑,一个共产党员用爱心架起了生命之桥。教学这一课...

  • 由桥引起的深思

    -----《桥》教学反思(二) 伊川县直第三小学 王伦芝 自从讲了《桥》这节课后,我一直在为“如何让学生品析...

  • 教学反思《桥》

    这篇小小说的情节有起伏,尤其是结尾出人意料。说一说课文中有哪些让你感到意外的?这一环节训练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内容。在...

  • 《桥》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两条线来展开。第一课时,我以描写洪水和雨水的句子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划自悟。学生很好地抓住了“像...

  • 《桥》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是一个小说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小说这种文体,通过读小说,认识小说的三要素——情节,环境和人物。 本课《桥》...

  • 《桥》教学反思

    《桥》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天黎明,一个村庄突遭洪水侵袭,100多人无路可逃,都疯了似的向一座木桥拥去,情况十分危急...

  • 《桥》教学反思

    今天,带着孩子们学习了小说《桥》,《桥》篇幅极短,不足七百字的一篇小小说却把一位老党员老支部书记的光辉形象...

  • 《桥》教学反思

    《桥》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本课主要讲述了山洪暴发,老支书组织乡亲们撤离,他让群众先走,党员在后,他...

  • 《桥》教学反思

    《桥》这篇课文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属于小说题材。六年级学生是第一次真正接触小说这种题材,比较陌生,尤其是第...

  • 《桥》教学反思

    《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桥引起的深思 -----《桥》教学反思(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id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