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有个可怕发现:许多老师把所有语文课,上成了一个样子?无论什么文体,都是字词积累、感知概括、语言赏析、作用评价、主旨情感、写法归纳等环节?每一单元,每一课中最独特的文本特质被抛开了。
王君老师根据文本特质的不同,提出来七种文本类型::主题型文本、语用型文本、写作型文本、诵读型文本、思辨型文本、跳板型文本、积累型文本。文本特质的思想,可以让我们面对文本时,抓手更多,解读的角度更多。
主题型文本侧重于文学教育,它的“语言训练”是隐性的、柔性的,课堂目标是直接指向思想启蒙和情感熏陶。
显性的语言训练有这么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寻章摘句式的学习。这是最低层次的语言学习。
第二个层次,比较分析式学习。这种方法慢慢地让语言学习站立起来了。因为有了比较语言学习开始灵动起来。
第三个层次,创意应用式。
这种语言学习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教师能够概括提炼作者的语言应用特色,给予学生清晰的认知。第二个特点是“借力打力”,灵动巧妙地以语言之外的手段来学习语言。如相似图片的展示。第三个特点是让语言学用具有现场训练力。
教师自己的创造力,永远是课堂创造力的源泉。大部分的语言应用还位于语言训练的较基础层次,在较高的层面上,语言训练的特点是“不提语用而语用”。
这个层面的语言应用训练方法很丰富,比如:第一种方法,整合语言法。1.同类词语的整合2.同类句子的整合。老师先做准备工作,把同类信息整合在一起,学生进行比较探究和还原,这是创新思维中的聚合思维和推理思维在起作用。
第二种方法:发现语言法。“无中生有式”,借用外力来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和主题。
第三种方法,透析矛盾法。发现文本中的矛盾信息。
第四种方法,修复语言法。这个方法的要诀是发现“语言罅隙”,然后探究这个“罅隙”产生的深层原因,最后“回填”。
研究学生,永远是方法选择的前提,研究文本永远是方法选择的基础。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随着我们越来越走向成熟,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越来越趋向于高一重境界的方法。因为唯有如此,课堂教学才会无限制地向美和艺术靠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