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精进·自律
《气呼呼帽子》:孩子的情绪管理,从这本书开始

《气呼呼帽子》:孩子的情绪管理,从这本书开始

作者: 安之腾 | 来源:发表于2021-10-15 12:50 被阅读0次

1.如何摆脱气呼呼

在孩子三岁之前,我都觉得,他美好得像一个天使。尽管两岁的时候,他稍有叛逆,但也都还在可以理解的程度。可随着认知能力的不断增强,他的情绪感知能力也在逐渐提升。

对于很多事情,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尽管这思考可能稍显幼稚,但丝毫不妨碍他拥有自己的情绪。不让吃零食,他就会生气;不让看电视,他就会生气;不让大声喊,他也会生气。

似乎,原来那个可爱的孩子不见了,整天只见他气呼呼的影子,着实让我苦恼的一阵子。

还是偶然间,我发现了一套情绪管理的绘本,这才让我意识到,该是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启蒙的时候了。

image

2.认知愤怒

情绪管理的前提是认知情绪。只有对情绪有足够的认知,一个人才能在相应情绪出现的时候,回归理性,进而找到最恰当的解决方式。

在众多的情绪中,最常见的,就要数“愤怒”这一种了。可以说,人人皆有愤怒,但只有极少数的人,懂得克制自己的愤怒,并能够寻求更理性的方式,来化解愤怒。这中间的学问,可是很大呢!

当大多数成年人都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又怎样奢求孩子们能够做得完美呢?所以,与其说,是我们对孩子情绪的管理进行启蒙,不如说,这是一场与孩子的共同学习旅程。

我们通过有趣的故事,来共同认识情绪、接纳情绪,并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去面对。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我们大量的实践才行。

在众多的情绪管理绘本中,我和孩子尤其喜欢的一部绘本,叫作《气呼呼帽子》

image

3.《气呼呼帽子》

《气呼呼帽子》是一本可爱的书。这部绘本的作者,是妮可拉·肯特。在成为一名儿童读物作家和插画师之前,作为剑桥大学艺术学院硕士毕业的高材生,她多年来一直担任英国广播公司和第四频道的电视制作人的工作。自转行以后,她的作品就备受业界好评,2016年,她获得麦克米伦插画奖,2019年,她又获得了英国独立书商票选的最佳新锐插画师奖。不仅如此,同一年,她还入围了世界插画奖的提名。

多重奖项的加持,不仅仅是因为妮可拉·肯特创作过程中的独特构思,同时也是因为她的不忘初心。对于童书的创作,妮可拉·肯特有她自己的心得。只有深入孩子的内心,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就像她创作的这本《气呼呼帽子》,我们走进这本书,就是走近孩子本身。而情绪,对于孩子们自身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他们总要学习着如何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去拥抱更积极的生活。

image

从内容上来看,《气呼呼帽子》讲述的是小狗的一家,拉维、爸爸和妹妹之间的故事。拉维和妹妹玩耍的过程中,拉维生气了。他很生气,他觉得自己的身体里,充满了怒气,像一道闪电从脚底劈了出来。

image

这个对于怒气的形象化的说明,极为形象地引发了孩子们的共鸣。是的,生气就是如此。小孩子的生气,也是很认真的。这一生气不要紧,怒气的闪电劈到了妹妹的小汽车上。汽车坏了。可是,拉维还是感觉很生气。夜晚睡去,醒来之后,拉维发现,自己的头上,多了一顶气呼呼的帽子。这又是一个形象化的说明。生气的时候,总感觉整个人都被什么沉重的东西笼罩着、压覆着,摆脱不来,也无法全然放松。《气呼呼帽子》的这种形象化的说明,让孩子们能够更清楚地认知自己的情绪。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认知是改变的开始。

image

当拉维有了不好的情绪的时候,爸爸出场了。他引导拉维,可以吃点早餐、泡个热水澡、出门玩一会儿。此时,我们要注意,作为爸爸,他没有反复唠叨询问,而是以一个理解者的角度,帮助孩子并尽可能地提供解决不良情绪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孩子的焦虑。给孩子空间,孩子才能有自我修复的可能。

虽然拉维没有很快摆脱帽子,帽子反而越来越大,最后大到吞噬了拉维。拉维抱着双膝,蹲在气呼呼帽子的阴影中,独自伤怀。是妹妹玩耍的声音,把拉维拉回到现实。当他打开帽子的大门,他和妹妹又重新拉起了手,快乐又回到了拉维的身边,帽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

拉维通过自己的力量,直面了内心的痛苦之后,决定走出愤怒的牢笼。

image image image

这给我们以很重要的启示:在情绪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引领孩子正确地认识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唯有理解了情绪,才算真正地理解自己。理解了自己,适当地放松,家长要给孩子以成长的空间,孩子自然会走出负面的情绪,拥抱积极的生活。

当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信赖,他就会愿意尝试自己去克服困难。这远比我们家长在一旁歇斯底里地喊叫要有用得多。温情脉脉的一家人,就是孩子最好的力量源泉。

4.一些有趣的细节

阅读绘本,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通过蛛丝马迹,了解到作者的“微言大义”。《气呼呼帽子》绘本中,就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我们经由这些细节,可以品味出很多。

比如说,绘本的前环衬是众多的红色帽子,经由后文,我们由此知道,这顶帽子就是象征着愤怒的“气呼呼帽子”。而绘本的后环衬,是一双双的袜子,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文本,就会发现,这双袜子,象征着快乐。

image image

本书的标题页,就已经开始了故事的讲述。哥哥和妹妹在各自玩耍,妹妹很好奇哥哥玩儿的是什么,不小心触碰了哥哥的玩具,哥哥很生气。于是,才有了我们开篇的拉维的愤怒。

image

在拉维与妹妹生气的图画背景墙上,有一副拉维和妹妹拉着手的照片。后面还有一副爸爸和妹妹的照片。这些照片,从侧面反映出了家庭关系的和谐。

拉维在愤怒的时候,踩坏了妹妹的小汽车。从妹妹的被子上面的汽车图案,我们可以知道,妹妹是非常喜欢小汽车的。就算是汽车没有了轮子,,可她还是宝贝地玩着。在哥哥生气之后,妹妹也还是十分关心哥哥。忙着做家务的爸爸,也没有忽视哥哥的情绪变化。这是多么有爱的一家人!尽管妈妈的形象没有出现,但恰好是爸爸的出现,让我们更关注家长在这类事件中的作为。

总之,就像安东尼·布朗一样,妮可拉·肯特在自己的画作中,埋下了很多的伏笔,更给予了我们丰富的解读空间。

5.拥抱温情,摘掉气呼呼的帽子

通过阅读《气呼呼帽子》这部绘本,我和孩子都有着不小的触动。

不管怎样,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不要一味地逃避。正视它,观察它,当我们了解它,才能想办法安抚受伤的心灵。接下来,我们需要给自己时间,给不良的情绪一个出口。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让负面情绪更好地消散。当我们觉得消化得差不多了,就要打开心门,重新拥抱爱我们的人,找回快乐的生活。

image

这个过程,本身就有着巨大的意义。它教会我们如何面对苦难,如何面对生活的挫折。

当我们相信,一切总会一点点变好,那就别犹豫,好好拥抱生活,好好爱我们的家人,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意义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气呼呼帽子》:孩子的情绪管理,从这本书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km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