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左传精读05】没有野心而身居高位,就会渐渐失掉下属的心

【左传精读05】没有野心而身居高位,就会渐渐失掉下属的心

作者: 仲生寻欢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07:55 被阅读0次

    【材料】隐公五年 公元前718年

    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译文】

    这年春天,鲁隐公打算到棠地观看捕鱼。臧僖伯劝阻说:“凡是一种东西不能用来讲习军事和祭祀这样的大事,它的材料不能制作兵器和礼器,国君就不会碰它。国君是要让百姓遵守社会规范的人,所以狩猎演习要合时节,祭祀要用恰当的器物。不这么做就叫乱政,屡屡乱政就要败亡。所以狩猎演习都在农闲时进行,每三年大演习一次,回到国都整顿军队和统计军事实力;祭祀时要庄严,排定位次,不能用于祭祀的鸟兽,国君就不去射它。像捕鱼这样的事情,是下面官吏的事情,国君不该涉足。隐公说:“我是打算去视察边境。”于是动身前往棠地,臧僖伯称病不去。

    【解析】

    鲁隐公是鲁惠公的庶子,鲁惠公去世时,世子允还年幼,鲁隐公被推上君位,但说好只是摄政,等允成年就把国政交给他,所以鲁隐公这个国君是个临时编制,别的国君签工作都是终身,隐公只签了十年。当年隐公为什么被推上来当临时国君,而不是世子即位隐公辅政?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国际形势不允许,需要一位成年的国君震慑敌国;二是国内有多股势力争斗不休,为了停止内斗而推举一个既没实力也没野心、大家都能接受的人上来。

    这两种因素我认为当时都存在:鲁惠公晚年鲁国和宋国在交战,隐公即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宋国重归于好;而隐公在位期间,多次发生过大臣不听从他命令的事,比如隐公四年宋国邀请鲁国一起攻伐郑国(具体缘由参见上一篇【左传精读04靠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无异饮鸩止渴】),鲁隐公不同意,将军羽父就擅自带兵前去,隐公也无可奈何,可见隐公表面是国君,实际上有实力的封臣可以不买他的账。

    没实力没编制,鲁隐公如果想有一番作为,就应该励精图治,慢慢削弱权臣的势力来巩固中央,把鲁国治理得强大起来。朝中还有一批支持他的大臣,以臧僖伯为代表,肯定也希望他这么做。但是,隐公偏偏是没有野心的人,他本来应该是个没有烦恼的公子哥,性格温良,人畜无害,每天骑骑马打打猎看看歌舞,可是却被推到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虽然在臧僖伯等人的辅佐下他努力当好这个临时国君,但实际上压力山大。所以他既不想夺世子允的位,也不想招惹国内的权臣,只想安安稳稳地干上十年临时工,就交工走人。这种工作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他会做出到棠地看捕鱼这样的事了。

    隐公展现出这种对待国君职责的态度,无疑让国内的权臣开心,而让支持他的忠臣寒心。现实中也是如此,领导混吃等死不图作为,下属没有进步的机会,久而久之便离心了。文中说臧僖伯称病不从,不仅仅在说臧僖伯没有跟从隐公去观鱼,更意味着隐公逐渐失去了下属的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左传精读05】没有野心而身居高位,就会渐渐失掉下属的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kz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