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络)
1.教学容量不同。“微课”只讲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讲清、讲透即可。“微型课”是完整一节课的“浓缩”,要各环节齐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展现形式不同。“微课”是教师“上镜”或“不上镜”的网络视频,要放在网络上,方便学生线下学习,要突出一对一。“微型课”是教师现场展示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需要教师自导自演完成一节课的内容,教师该提问提问,该布置布置,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这些“过场”都要一一呈现。
3.听课对象不同。“微课”的听课对象是学生。“微型课”的听课对象是老师(或专家、评委)。
4.展示目的不同。“微课”是为了让学生跟随视频自主学习。“微型课”是为了评估教师教学能力。
5.评价标准不同。“微课”以学生能否学会为评价标准。“微型 课”评价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
虽然“微课”与“微型课”有诸多不同,但执教者都是教师,所以针对教师的要求,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1.要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课型虽不同,但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服务。眼前无“生”,心有要有“生”。
2.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要详略行当,要能巧妙突破难点。
3.课件制作要精细、精致。要让课件成为教师的“好助手”。
4.语言要精炼,言简意赅、切中要害;语言要规范科学,不能有学科性错误;语言要有感染力,要能吸引学生,要能打动评委;语言要能激趣,评价要具激励性。
“微”“微”不同,“课”“课”同理!展现形式不同,但都是对我们教师“内功”的考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