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如何根据孩子的心智发育规律教养孩子?

如何根据孩子的心智发育规律教养孩子?

作者: iamluoyanjing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17:47 被阅读0次

    最近,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就是一些青春年少的孩子因为老师家长的批评就选择自杀了,我记得我们群里还有家长发过视频,一个姑娘因为爸爸的辱骂跳楼自杀,当时评论说一个孩子的成长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知道如何去爱。我们家长怎么做对孩子来说才是恰如其分的爱呢?我觉得就是我们要知道孩子的认知心理发展的特点,那么,今天我们通过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来看看孩子心智发育的规律是什么。

    皮亚杰把孩子的认知发展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0—2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和发展主要任务是感觉和动作分化,也就是靠视听嗅味触的感觉和本体前庭和动觉来适应外部环境,我们成人觉得很熟悉的这个外在的世界,孩子却需要通过眼睛耳朵通过身体的接触来认识它适应它。假如给孩子看电视,孩子的各种感官通道只有试听是打开的,其他比如前庭动觉触觉嗅觉味觉是处于闭合状态;假如你随便给孩子一个苹果,孩子就可以看一看苹果的颜色摸一摸苹果的表皮闻一闻苹果的味道或者拿起来咬一口又香又甜啊,通过各种感官通道输入刺激信息从而获得对世界的经验,这对孩子来说就是学习。

    2.前运算阶段 (2—6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a早期的符号功能。这个时候可以教孩子简单的数字啊字母啊甚至简单的汉字孩子是有能力学会的,这些都属于早期的符号功能。

    b认知自我中心主义,比如,你让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坐在你的正面,你说你给妈妈画一幅像呗,不管画的好不好,他一定画的是正面有一个圆圆的脸;你让一个孩子坐在侧面给你画,他一定画的是侧面,有一个耳朵等等,他不能想象自己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思维具有片面性。还有就是父母吵架为什么要避开孩子,孩子就是这么自我中心,父母吵架他会觉得自己不好才导致父母吵架的,这样会让孩子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

    c思维的不可逆性。比如,曾经我问幼儿园的小宝你的哥哥是谁啊?那哥哥的弟弟是谁啊?倒过来就不行了。但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就能很理解这个概念了。

    d缺乏守恒概念。守恒是指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事物的表面特征发生某些改变时,其本质特征并不发生变化,比如,倒两杯一模一样的牛奶,把其中一杯倒到另外一个又细又高的杯子里,孩子会觉得那个杯子的牛奶多一些,有些孩子看到了高,有些孩子看到了宽。孩子没有掌握守恒的概念是不能学习数学的加减混合运算的。

    f泛灵论。儿童无法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常把人的意识动机、意向推广到无生命的事物上。可以借此引导孩子收拾玩具。

    所以说,2-6岁的孩子是怎么学习的呢?在感知运动的基础上,开始把实物提炼为符号,比如画个圆代表苹果,或者用手比划个圆代表蛋糕。包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玩过家家的游戏都是一种进步,意味着孩子从实物动作发展到了符合化的表征图示。

    3.具体运算阶段 (7岁一12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思维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什么意思呢?查手指头还有就是一年级的数学题通常会画上5个苹果+8个苹果=几个苹果?而不是之间5+8=?就是因为孩子还需要借助符合表征完成逻辑运算,可是我们很多家长不懂啊,而且成人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觉得5+8=?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真笨啊,其实不怪孩子,要怪只能怪我们家长不理解孩子认知思维发展的规律不会正确的提问,如果加上符合表征孩子或许就能做出来了啊。

    4.形式运算阶段 (12岁及以后)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思维特点如下:脱离具体的事物,以概念作为自己思维的对象,孩子具备这个能力在大约在小学三四年级以后。

    (l)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

    (2)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假设一演绎推理是先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再系统地评价和判断正确答案的推理方式。假设一演绎的方法分为两步,首先提出假设,提出各种可能性;然后进行演绎,寻求可能性中的现实性,寻找正确答案。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孩子人格发展的阶段。埃里克森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个人都会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危机。如果一个人能顺利解决每一阶段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则会产生消极影响。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分别是什么呢?

    第一阶段:婴幼儿前期(0~1.5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这一阶段的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感表现为一个人对他周围的世界,特别是他的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可以通过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以关心和爱护婴儿的需要而培养出来。当一个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时,儿童就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感;当父母的信念发生矛盾或父母在照料儿童的方式上不一致时,儿童就会出现恐惧和不安,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婴幼儿后期(1.5~3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这一阶段的儿童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让我来做”成了这一时期儿童的主流话题。儿童渴望自主,渴望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父母应允许儿童自由活动,允许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排便允许孩子说了算,以帮助他们形成自信心。相反,如果这个时期父母对儿童的行为干涉过多,甚至支配儿童的一切活动,儿童将对自己的行为或自身产生羞怯感,从而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

    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日益增多的语言和运动能力使这一时期的儿童把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他们的家庭环境之外,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发展人际关系尤其是三角关系,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埃里克森认为,个体未来在工作、经济、生活上所能取得的成就,都与儿童在这一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

    第四阶段:学龄期(7~1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活动和依赖的重心已由家庭转移到了社会。学龄儿童与学前儿童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开始体会到勤奋与成功的关系,并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在这一时期里,同伴在衡量儿童本身的成功或失败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能成功地完成各种任务和从事社交或集体活动,儿童就会获得一种胜任感而避免自卑感的产生。这些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在以后的社会中建立勤奋的特质,表现为乐于工作和有较好的适应性。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2~18岁),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这一阶段存在着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危机,此时青少年个体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自我同一感或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觉和感情。如果青少年没有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同一性,那么他们就会产生角色混乱,角色混乱的青少年常常焦躁不安,对社会所赞赏的角色表示蔑视和敌意。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60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0岁以上),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根据孩子的心智发育规律教养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pv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