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干得好好的要辞职转型,疯了吗?

干得好好的要辞职转型,疯了吗?

作者: 萍谈职业 | 来源:发表于2023-03-21 15:48 被阅读0次

有人曾问我,什么样的工作就应该辞职了呢?

我认为如果一份工作在养家糊口之外没有带给我们任何快乐,就确实需要做出改变。如果不管我们怎样努力,都没有办法让我们投入其中,那么就应该考虑换工作了。

职业转型的念头通常都不是心血来潮,在转变开始前,反复衡量利弊,在“想要做”和“不得不做”之间拉扯。

不只是倦怠

一位在知名房企工作多年的43岁来访者,近两三年总有辞职转型的冲动,可是又下不了决心。

“为什么想转型呢?”

“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肯定是过去了,现在企业资金链不断就是幸运的,而且也卷得不行。

另外我希望工作中能有更多的自主权,这里条条框框太多了。家人也尊重我的选择,但是如果创业风险太大,转行到新行业肯定要降薪,至少短期来看是这样。”

他很无奈。

工作的最初几年他能感觉到自己快速成长。而近几年没完没了的会议,应酬,千篇一律的重复,企业对待员工方式的不认同以及碍于管理者身份的言不由衷,让他失去了工作热情,只感到厌倦和疲惫。

另外,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他说:“新来的实习生有人带个两年也能做。”

这家企业考核严格,管理规范,他也在这里工作十几年了,一个没有真本事的人是没办法滥竽充数的,所以他的工作不会真的如他所说的那般没有价值。

他研究生是人工智能方向,崇拜那些“改变世界的逆行者”,追求自由。要不是毕业时房地产正处在风口上,他从没想过进入这个行业。公司的管理固化,让身为高管的他依然感觉压抑。

他把烦恼向朋友和家人倾诉,期望他们替自己做个决定。

“像一个缺少勇气的伞兵不敢往外跳,需要有人推我一把”。

朋友认为,他可以先从地产周边的领域寻找机会,从风险小的地方开始尝试,还给他列举了几个选项。

可是没有用,得到建议后还是不能让他向前一步。

坚持下去令他痛苦,转型又要面对未知的风险,并且这痛苦还没有大到变成改变的决心,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所以他就被卡在这了。

你留恋和恐惧的是什么呢?

我对他说:

“你其实有足够的资源来探索新的方向。你之所以迈不开这一步,一定是留在这里对你有一定的好处。”

见他感到疑惑,我解释说:

“换句话说,一个要能力有能力,要资源有资源,又注重个性自由的人,为什么平白在这里忍受种种束缚呢?”

他似乎想到了很多,然后缓缓开口:

“前些年的收入不错。另外我毕业就来这里了,已经是行业里的老兵了,方方面面的关系维护得不错,也被领导认可,关键是知道怎么应付这些人。

地位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如果到了新环境,关系还要重新建立,以我现在的年纪,我怕接受不了。”

“那为什么现在不想忍了呢,发生了什么吗?”我继续问。

“这两年业内都在裁员人心浮躁,既然行业下行,又提心吊胆哪天裁员轮到自己离开是早晚的事,不如早做打算。”

“看来这个行业危机也是你转型的契机呀!”我说。

只是这个危机还不够大,转型的方向也没有明确,如果这个危机大到打破现在的平衡状态,同时又有清晰的方向,那他就会去寻找新的出路了。

跨越选项看目标

我接着说:“你看,咱们做决策都会影响未来的生活方式,但是影响的时间有长有短。

有了宝宝后妈妈们可能会辞职两三年在家,等上了幼儿园再回到职场。有些年轻人为了能留在大学当老师,就要读研,甚至读博,这个时间就更长点。还有些决策影响则是终生的,比如和谁结婚。

在你看来,重新做的这个职业选择,会影响未来多长时间的职业生涯发展呢?”

他想了想,觉得不管创业还是换什么工作总要5~8年才能有成就。

“那不论你是挑战自己创业,还是换个领域,或者继续在房地产行业,我们放宽点,想象一下从你43岁到53岁这10年里,你最渴望的生活状态是什么?

无论你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工作为了实现我们想要的生活。想象一下那时你功成名就,一切都进入稳定发展的状态,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沉默了片刻,他说希望有自己的团队,团队氛围融洽又有战斗力,工作让他感到满足和有价值,并且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重中之重

“价值?”在职业生涯咨询中我一直对这两个字保持敏感。

“对,起码对社会有用,比如乔布斯的那些发明创新,工作不仅仅是挣钱。”

我想到他开始提到了“改变世界的逆行者”,这或许对他有特别的含义,于是问他:

“你怎么看待那些逆行者所创造的价值呢?”

“他们创造的奇迹,改变了这个世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

“那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实际上创新不仅指计算机相关的科技,任何新方法,任何可以使事情更容易完成的方法都是创新?”

“确实可以这么理解。”

他想了一下,好像瞬间通畅了:

“我知道了,我原来一直想离开房地产到科创领域去,可又缺少这方面的技能,所以不管别人怎么劝都没用。

其实我可以从地产里的信息化技术入手,并结合现在的资源做一些创新,这样既能接触到我感兴趣的科技又能利用到我的优势,做到这些就算是转型成功了。”

接着我们共同完善了他的愿景:

有自己的团队,团队氛围融洽又有战斗力,工作让他感觉满足又有价值,因为工作内容既有他擅长的部分又有一定的让他感兴趣的科技含量,还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然后我又缓慢地重复了一遍以增强他刚刚描述的画面感。

接着我让他思考为了实现这样的生活,还需要哪些条件?为了实现这些条件该采取哪些行动?

他说的过程中我帮他记录,并且将不清晰的地方进行了进一步澄清。

咨询快结束的时候,他舒了一口气说:

“这两年感觉特别压抑,一想到上班就紧张,身体都快扛不住了,现在轻松了许多。”

“是呀,当一个人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身体分泌的应激激素就会增加,最终导致免疫系统受到损伤,那些小毛病就是我们身体拉响的警报。如果我们不响应内心的召唤,让行为和价值观长期相背离,也必然影响心理健康。

你看,到底是拿身心健康去冒险,还是拿职业选择去冒险,你都必须得选一个。”

说完我们都笑了起来。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萍谈职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干得好好的要辞职转型,疯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um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