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做一件事,做的很专注,很投入,忘了时间,这种工作状态,就可以称之为“流”。
只要界面存在就会不同程度的打断用户的流状态,所以界面要做透明的,要让用户意识不到界面的存在。
编配:
将各种界面融入到整体,达到和谐的状态。界面要进行组织,因为每个界面都不是孤立的,要与其它界面一起配合发挥作用。这就是“编配”。
和谐交互的原则:
1:要遵循用户心理模型;
2:少就是多。将界面上的功能和元素精简到不能再减少。让用户的注意力能高效的集中在任务和目标之上;
3:让用户发命令,而不是去讨论。人机交互式人来引导,机器来执行;
4:提供选择而不是提出问题。选择题比简答题容易;
5:让必要的工具近在咫尺,就在手边。工具之间切换能很快速,这样才能不打断用户的工作流;
6:使用无模态反馈,让使用者一眼就能看到。模态框会打断用户的工作流;
7:设计要以防万一,预测到可能性。平衡可能性和概率,不为1%可能性的问题而影响99%可能性的问题;
8:要考虑上下文,场景,设计方案。要将设计方案放置到场景中考虑设计的合理性;
9:反应对象和程序的状态。这对于用户的心理感受和根据当前信息做决策很重要;
10:避免不必要的报告。烦人,而且容易给用户造成惊吓;
11:避免白纸状态。最好能先给用户一些信息,依次来引导他们;
12:区别命令和配置。命令:使用者叫产品或软件去干什么。配置:设置一些条件,给出一些符合条件的结果。两者的关系:配置是一个前置条件,当满足了配置条件,点命令的时候出来的结果就是被命令设置过的结果。弊端:两者容易混在一起。执行命令的次数很多,配置的次数很少,所以要把不常用的功能的层级降一降;
13:不要用对话框来报告常态内容;
14:隐藏弹射座椅的操控杆。容易出错的地方或者出错之后很严重的功能,一定要设计的非常隐蔽。
15:优化响应,但容许延迟。响应速度是体验的基础中号因素之一。0.1s-感觉不到延时,感觉就是即时的;1s-感觉正常;10s-感觉延时严重;10s以上无法忍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