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晴
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于1930年在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做的关于恒河猴(恒河猴的基因与人类相同)的依恋实验,这是比较著名的亲子依恋实验之一。
哈洛制作两只假的猴妈妈。一只猴妈妈是用铁丝编成的,另一只是先做母猴的模型,然后套上松软的海绵状橡皮和长毛绒布。实验的时候,把刚刚出生的小恒河猴放进一个笼子里,里面等待它的正是铁丝妈妈和绒布妈妈。
小猴会喜欢哪一个妈妈呢?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如果铁丝妈妈身上没有奶瓶,而布妈妈身上有,小猴很快就和布妈妈难舍难分;而如果奶瓶是在铁丝妈妈身上,小猴也并不因此在铁丝妈妈身边留恋,只是在觉得饿的时候跑去喝奶,其余时间则总是依偎在布妈妈的怀里,决不像人们所说的“有奶便是娘”。
哈洛等人由此认为,小猴对母猴的依恋并不只是因为母猴给它喂奶,更重要的原因是母猴能给小猴以柔和的感觉。布妈妈给予小猴的其实还不止这些。如果在小猴离开布妈妈出去玩耍时,突然给它看一个模样古怪的庞然大物,小猴会惊恐万状地撒腿奔向布妈妈,紧紧依偎着它,逐渐定下心来。可是,如果把布妈妈换成铁丝妈妈,小猴就不会跑去寻求安慰。可见布妈妈还能给小猴以安全感。
后来,心理学家给布妈妈增添了越来越多的母性特征,比如在身体上装电灯泡,这样布妈妈的“体温”升高了,这时,小猴就去找温暖的布妈妈,而不愿找冷冰冰的布妈妈。如果把布妈妈设计成能摇动的,吸引力就更大。当然,布妈妈的母性特征再丰富,也不能同真的母猴相比,研究证明在布妈妈身边长大的小猴与在真妈妈身边长大的小猴相比,心理活动不如后者正常。
哈洛的一系列关于小猴子的实验,我们今天看来是残忍的。以现在西方对动物实验中的道德要求,这样的实验也不可能再被重复。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些实验中看到:爱的三个变量,即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我养过猫、狗、兔等小动物,我们家住在二楼,一楼的的客厅是空着的,每次这些小动物和我们人一起住的时候,它们就会无病无灾地好好活下去,而每次把它独自关在一楼,只给它食物和水而无人陪伴的时候,它就会患病死亡。
特别是养的那只长耳兔,开始和我们生活在二楼,整天在沙发后面打洞,似乎想要逃跑,我以为它更渴望自由,于是,把它放在一楼的院子里,缺乏陪伴和爱,它居然就莫名其妙地死去。而我们养的一只宠物猫小媛已经两岁多了,每天有我们全家人的抚摸、陪伴、玩耍,它一直快乐地活着。缺乏爱的小动物根本活不下去,拥有爱的小生灵才活得有滋有味的。
并不是我们生下孩子,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吃好、穿好,这个孩子就能发展的很好。事实上,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会给予他安慰、拥抱的人 ,也需要一个能和他们互动、情感上有交流的人。你看许多有钱人家的孩子锦衣玉食,什么都给他最好的,可是他缺乏父母的陪伴,注定是内心荒凉的。
当然,除了爱,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心理战术”也很重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作为家长,要不断鼓励孩子,对孩子提出美好的期望,例如:我觉得你在什么什么方面很有天赋,我觉得你的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好……而语言像一颗种子,话语具有生命力,接纳和欣赏孩子,给与她赞美、表扬、肯定、期许就会对孩子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
甚至这些期待不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父母的眼神里都可以流露出来,让孩子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期待,它可不是隔空喊话或者海市蜃楼,它是真的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这一现象,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已经得到了验证。
那么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呢?1968年,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1到6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发展测验”。他们以十分赞赏的表达方式,将班级里很有潜力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回访测试,结果之前“潜力”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而且性格也变得更开朗,自信心更强,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也显著增强,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也特别融洽。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我小学四年级之前一直学习成绩很差的,在班上长期占据一二名的位置,当然是倒数。而到高年级后,我们新的语文姚老师和数学宋老师居然发现我身上的许多优点,不断地表扬、鼓励,她们对我有着很大的期望,于是,我发奋图强、奋起直追,终于,在小升初的时候升到全年级15名,而且初中也长期保持全年级第一。这些是我家人都从未想象到的。对于罗森塔尔效应我也是有着切身体会。
我觉得罗森塔尔效应和医学上的“安慰剂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妙,安慰剂效应指的是在不让病人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完全没有药效的安慰剂,但病人却得到了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安慰剂效应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现象,这种心理暗示能使至少1/3甚至更多的患者病症显著改善。安慰剂药物和安慰剂医疗过程已证明对一大批病症有效,包括长期性病痛、高血压、心绞痛、抑郁、精神分裂症、甚至癌症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实际上,人类使用安慰剂的历史已相当悠久。早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便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而病人还满以为有了希望。不过最后,在其中某些病例中,病人果真奇迹般地康复了,有的甚至还平安地度过了诸如鼠疫、猩红热等“鬼门关”。
一个医生,对于那些特别信任你的患者,或许你的话语都可以治愈他的身体和心理疾病,你的鼓励和支持让他有勇气战胜病痛和心魔,所以,现代社会特别重视医学人文。一个医生拥有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那么,病人对其依从性就很强,治疗效果当然就会很好。
所以,不管是学生还是病人,只要给他期望,让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水平和身体,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能够收获成绩和健康。不管是罗森塔尔效应还是安慰剂效应都证明了心理暗示无比强大的力量。我们家长除了给予孩子全身心的爱,更需要掌握孩子的心理,从心入手,打开孩子成长的钥匙,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畸形发展。用我们的爱心陪伴孩子的成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