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两天,去了趟濂溪先生的墓园。正好赶在下班前的半小时,拜谒了仰慕已久的这位圣哲先贤。
晴阳与微风相并,带来一些慵懒,路上少有游人,一超手游桥,恰好架在不大的一片湿地之上,溪流而过,有潺湲之声入耳,更多的是野花杂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葱郁的古木丛林之上是高大的脚手架悬空而立,俯视着架下的墓地亭园,与流水野花杂然一类,尽管有些突兀与相悖,但毕竟是现实。我努力规避着镜头里的脚手架与现代建筑,让一些自然花木留有相对幽静的空间。
濂溪先生终生与庐山有缘,原本湖湘道州人氏,因政务之便,几次与庐山相过,一有空暇,便徜徉其间。早在诗人任南昌知府时,就曾与友人到庐山游览各处胜景,在游至北山莲花峰时,见溪流涴涴,曲折延展,便欢欣雀跃,归心荡漾。也许是政治上的不得意,让他更愿意与山水相伴,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之中,尤其到了晚年,决意终老匡山,先是将老母坟墓从润州迁移至庐山脚下,后是筑园溪流侧畔。因溪流之境与故乡濂溪相近,又因思家恋旧之故,遂取名濂溪,建濂溪书堂于其上,每日以读书讲学为要。
庐山的山水云烟让一代大儒有了栖居之所,更多的时候,让哲人的精神世界有了焠炼与升华,他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终于成就了儒家理学根基,承上启下,为后来的程朱理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孔孟以来推此老,程朱之上更何人?”在中国儒学史、中国思想史上,周敦颐与孔孟、程朱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被尊为“理学开山”、“道学宗主”。
认识濂溪先生是从那篇著名的《爱莲说》开始的。在星子县城东门涧,有一洼小池,有人告诉我,这就是爱莲池。我将信将疑,不能理解,至少与自己的想象大相径庭。但内心还是有些高兴,感觉古仁人之心离我不远,就在自己的眼前。
古代文人走向山水,是生活愿望的需要,也是内心世界的精神渴求,更多的时候是践行前人的命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进一步的生命体验。庐山何其有幸,在恰当的时候,总是能遇到恰当的人,就在周敦颐感到身心疲惫的同时,庐山张开了双臂,迎接着这位风尘仆仆的封建小吏、文化大儒、哲学先驱。周敦颐又何其有心,在短暂的一生中,将君子人格的品位与莲花的清雅高洁凝固成119字的雅文,凹成一方小池,存放在庐山的周边,撒以千年莲坯,让她繁殖流衍,作为君子的形象铸就一道文化高标,自己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形象,让后来的文人学者道德修为者从政者去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存高洁,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布散繁衍。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小吏,要想在政治上有大的作为怕是很难,史书中列举的种种政声业绩多有牵强附会,不足为奇,也很难达到造福一方的实效,但作为一个文化哲人,他的哲学思想与政治智慧对后世的影响却是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尤其上承孔孟,下启程朱的儒学理论与哲学根基影响了近千年,而且还在以不同的方式继续影响着后世后人。他与庐山的交集与结缘离不开古代文人的诗样情怀与哲学归途。熙宁五年(1072年),周敦颐不幸感染了瘴疠,辞官归隐定居在庐山莲花峰下,正式过上了他的“与莲为伴,与菊为邻”的读书仰贤生活。
庐山我久爱,置田山之阴。
田间有清水,清泚出山心。
山心无尘土,白石嶙嶙沉。
潺湲来数里,到此始澄深。
有龙不可测,岸木寒森森。
书堂构其上,隐几看云岑。
倚梧或欹枕,风月盈中襟。
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鸣琴。
数十黄卷轴,圣贤谈无音。
窗前即畴圃,囿外桑麻林。
芋蔬可卒岁,绢布足衣衾。
饱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
吾乐盖易足,名濂朝暮箴。
濂溪书堂就建在这涴溪流侧畔,书堂外就是沃野田畴,桑麻匝地,每日面对着匡山翠色,濂溪清流,朝迎晨曦,暮送夕晖,日课童子,夜晤圣哲,虽粗粝蔬芋,麻布裹身,只要手有圣贤卷,胸有仁人心,生活自然过得舒心畅意,这段时间大概是他一生中最为开心惬意光鲜亮丽的日子。真希望这样的日子能长一些,再长一些。
三月僧房暖,林花互照明。
路盘松顶上,人在半空行。
水色云含白,禽声谷应清。
天风拂襟袂,缥缈觉身轻。
恍恍惚惚的身影在庐山的上下周边飘拂,如云如雾,如梦如幻,与山水相伴,与日月同行。这样的日子如流水般倾泻,尽管我的愿望是希望长此以往,美好相续,但现实又是另一番境况,好景不长,没过一年,周敦颐就瘴疠发作,客死书堂,葬濂溪侧畔,终身与其母相伴,与之同伴的还有他的两位夫人及匡山云雾,濂溪清流。
多少年过去,人们甚至觉得,先生并未远去,化身山间云雾,溪流涴涴缭绕在匡山周边。我在匡山南麓,蠡水北岸,守着他曾经播下青莲的一方小池,过着“朝看飞云夕迎浪,日谋稻粮夜仰贤”的读书生活,体味着先贤圣哲们的仁人之心,感觉自己有无限荣光,似乎也跟着先贤们光鲜靓丽起来。如今当地政府在其附近建起了周敦颐纪念馆,系统介绍着周敦颐的生平事迹与理学成就,将莲花确定为市花。长久以来,人们甚至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品行特质以君子的名义永远定格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廊之中,为后世后人以警醒与高标。朱熹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2.4.12.于庐山砚人草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