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而上之、引而下之、推而散之的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58919/fa5557d5d55e4ac1.jpg)
“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当人体上部有寒象而下部发热时,应首先取足太阳膀胱经在颈部的穴位,并作较长时间的留针。针刺后还要温熨颈项及肩胛部,以驱逐上部的寒邪,使热气上下融合,方可止针。这就是所谓“推而上之”的方法。
“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如人体上部发热,下部发冷,并发现在下部经络上有下陷不充的虚脉,当用针刺,施以补法,使其阳气下行后止针,这就是所谓“引而下之”的方法。
“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当病人全身高热,神情狂躁不安,并有幻视、幻听、胡言乱语的表现的,须观察足阳明经的正经、络脉的虚实情况,而后再取穴针刺。虚的用补法,有血郁而属实证的就用泻法。
“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同时在病人仰卧时,医者应站在病人头前,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挟持按揉患者两侧颈动脉部,挟持的时间要长一些,并捏起肌肤,由上向下揉卷切按,一直到两锁骨上窝缺盆处。然后重复上述动作,连续进行,等待身热退去方可休止。这就是所谓“推而散之”的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58919/a478931493be766d.png)
(原文)
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
今天学习了推而上之、引而下之、推而散之的方法。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