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从来是一件被推崇的事情,但是我更喜欢“阅读”这个词,虽然通常阅读和读书是划等号的。在常识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同的阅读,在我看来是狭义的阅读,专指读书。
阅读是为了为获取知识和信息,书是信息的载体,所以我们读书。然而,获取信息何止读书一种方式,且不言今日处于互联网时代,在一战前已不止于此,比如手艺铺师傅带徒弟,宗教布道,多是心传口授。那之前多数人不识字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书是奢侈品,中国还好,中世纪的欧洲,书基本是贵族才能接触到的物品。
中国自认为有责任心的媒体,时不时要呼吁国民去读书,微博兴起后更是方便了,常常发一些鸡汤,这些鸡汤主料多是18世纪、19世纪、20世纪的名人们关于读书的好处的言论——名人名言。似乎是想引起一种竞争心理,我发现最常被提及的是阅读量,说是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而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这还是好的,曾见过一个版本,说是人均不足一本。
大家想一想,那些生活在21世纪之前的人,书本几乎是唯一获取知识的渠道,他们当然推崇读书,现在可不同了。我们要感谢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增加了信息的载体。声音、图画、影像,都可以作为信息载体,只要有一个联网的设备,我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获取。
既然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已经这么多,再用读书量来衡量一国国民、一个人,简直是极其幼稚。这些人的思想传统到,还停留在18世纪,完全没有得到解放。
互联网时代,不读书,又何妨?看视频学习怎么样?人们在课堂上学到大多数知识,主要是靠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不是靠阅读书本,因为在一定的年龄前人的自学能力不健全。当自学能力健全时,又何必拘泥于书本,网络公开课也是好选择。
像学生一样学习,看网络公开课可以,其他还得靠书本?那你忘了,还有罗辑思维,还有晓说,还有飞碟说。这些视频节目传播的内容都不是学生课堂上的知识。即便是文字,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恐怕也不属于书本范围。
名著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让我们在某种程度以另一种方式阅读它。通过阅读视频,我们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读完了一本原本枯燥的大部头书籍,取得良好效果。
你说完全同意读书只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但是要指责我,既然像听声音、看视频等属于阅读,那么我为何对读书这么大仇,想要杀之而后快。问题是,我们对于读书的关注度是不是太大了,甚至到了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地步。在当今时代,它真有存在的意义吗?
并不是读书不重要,若是你喜欢,大可大量阅读。实际上我自己便是一位极其爱好读书的人。只是当时间的车轮滚到了21世纪,阅读不必拘泥于形式——读书,更不必为不读书而羞愧,甚至因为别人不读书、读书少责备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