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语文规范课堂初探

语文规范课堂初探

作者: 一步一喜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20:16 被阅读0次

    现代社会从事各项工作都必须讲究效率,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在特定的空间和规定的时间内,教师如何发挥能动作用,千方百计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所以,我认为,把每一节课都上成“规范课”。是提高语文教学的关键。所谓的“规范课”不一定是最精美的、具有时代意义,但能够体现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趋势,反映最新的教育教学科学理念,体现教师最高教学水平及独特教学风格的高质量、高效率的课。

    这里,就几个方面的问题与大家一起研究,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更大的改进和提升,归纳起来,应落实在五个字上,即“精”“清”“情”“亮”“智”。

语文规范课堂初探

(一)精。“规范课堂”"精”当然是首要的。

    教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关键就在于教学必须“精益求精”只有“精”才能有高效率,拖沓、庞杂只能造成时间和人力的浪费,人常说要“舍得”,可以说“有舍”方能“有得”,教学就是要在“舍”与“得”上做文章,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一个“精”字上。

    精, 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教学内容要“精”。语文课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课程,每篇课文从工具性和人文性去看涉及的内容很多,想通过一篇课文或一节课把一切都教给学生是不可能的。贪多必杂,必散,难点淹没在杂乱之中不能突破,重点也在散乱之中无法突出,贪多学生反而得之甚少。只有精选内容,才能简洁、集中,才能深厚、充实。求精才能多得。

其次,教学活动要精。组织必要的教学活动才能保证教学的效益。科学、合理、有序的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教学中的每一项活动都应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课堂上不能有无用的活动。

课堂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应考虑讨论什么,为什么要讨论,有无必要,安排学生读,怎么读,读什么,为什么读?安排学生说,说什么?说到什么程度?等等

例如有老师在《春酒》教学中,有学生“读”“思”“说”“写”活动,但都一闪而过,活动的扎实和深入,恐怕是应认真对待的。

再如在教学《马的世界》让学生说,讲,教师应提前检查学生所搜集的材料,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的说,教师补充。

精心选择,精心安排,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十分重要,非常必要。

第三,教学手段要精。为了高质量,高效率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要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借助某些教学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应以教学内容,学生需要而精选,要有用,有实效。

语文规范课堂初探

(二)清。 清是清清楚楚,清清爽爽。

    首先,文体要清。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不同文体的特点。文体与文本的阅读理解密切相关。阅读与写作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不同文体课文在阅读理解上有其自身的特x点和规律,文体不同,思路不同;文体不同,写法不同;文体不同,语言色彩不同。在阅读教学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基本特征与表现手法是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也是课标的基本要求,对写作教学来说也是如此。

其次,文路要清。文路即文脉,文章的脉络,也就是文章的行文路径。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为什么这么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把握了文章的文路,就能深入理解文章的构思和文章的特点,才能更准确的理解文章。

第三,教路要清。即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也就是教学顺序安排要清爽,明快,不拖泥带水,纠缠不清。所有教学过程都是合情合理,步步深入,层层逼进,每一过程都目标明确,交待清楚,这一步与下一步之间的过渡自然。

一节课的教学无论是从课题到课文,从导语到文本朗读,从知人论世到结构梳理,从此段到彼段,从这一教学环节到下一个教学环节都涉及一个“连缀”的艺术──过渡,教学过渡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它不仅使教学形式美观,教学过程顺畅,教学环节自然,更重要的,能使学生思维通畅,同时也保证了教路的清爽。

    课堂“过渡语”不仅是各个环节的“粘合剂”也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从属于讲授内容,又是肩负着交代教学意图,教学要求的任务,有时承担着明确知识点的责任,有时履行着表述各层关系的职责,它服务于不同教学目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使用的语言生动活泼,课堂过渡自然,引人是教学艺术的表现。

语文规范课堂初探

(三)情。“语文教学重情感,无情怎能教语文”。

情感是语文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没有真挚、强烈的情感,是不可能把语文课上好的。语文老师的情感犹如诗人的诗性,犹如一切艺术家的创作欲望。当语文老师对教材,对学生了如指掌时,当他(她)面对学生点燃激情的火焰时,师生激动了,灵感产生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就会出现最佳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智力发展”。育人以德是重要的,育人以智是重要的。但如果离开了育人以情,德和智都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语文教学有着丰富、浓烈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师教得有情,学生才能有情,以情为纽带,把师生联系在一种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教师传教材以情,抒自己之情,激学生之情,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品质和精神素质。

(四)亮。

每一节课都有一个亮点,即让学生受到很大启发的内容和活动,也是学生能获得对课文最精准的把握,最深刻的理解,是教学最有特色、最有特点、最有成效的地方。教学设计时,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自己的研究找准这个点以带动全课,影响整节课效果的地方,并为达成这一最亮之处的教学目的,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之完美的实现。比如《夸父逐日》的亮点在于“改写成小故事”,《端午的鸭蛋》的亮点在第三部分“童年的怀念”。

(五)智。

    即教学机智。是教学艺术的最佳境界。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变化了的种种情况的随机应变能力,吕叔湘先生提倡把课教“活”,活就是指课堂教学中能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创造性的实施教学的艺术,及由此而形成的教学境界。

教学机智的形成大都是由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或因素触发的,教学中当教师觉察到与原教学计划不协调的因素时,教师首先要对原计划进行调整,以适应现实教学状况,同时要控制这种调整,以防止教学失控。

从容镇静是教学机智形成的重要条件,当老师觉察到课堂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信息(包括学生的错误举动,学生指出与课文教学不相干的现象,或其他偶发事件),这是教师在课堂时间已过一半,但还有三分之二的教学内容,活动尚未进行时,第一,保持心理镇定,举止从容,为处理这一碰到的情况创造良好的心理情境和课堂情境,不要心慌意乱,不要行动失态(赶课),第二,迅速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将有无可无的内容,活动果断地删去,以保证最关键的教学内容活动得以完成,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严谨和完整。谨防死死地按原计划、原套路执行,造成教学的拖沓,虎头蛇尾。

总之,“规范课”是语文教学奏响品牌;是教师高峰体验的产物;是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里程碑;是教师实践对理论的突破。

“规范课堂行为”,教师成名的品牌。

相关文章

  • 语文规范课堂初探

    现代社会从事各项工作都必须讲究效率,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在特定的空间和规定的时间内...

  • 敬业,跨越自己;乐业,走向远方

    ——部编教材初三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文本整合主题学习初探 我们学校主题学习课程整合走在前列。对于传统课堂来说,是一个...

  • hibernate 深入理解

    在之前的文章【ORM规范】初探JPA与Hibernate 中我们初步了解了Hibernate,ORM以及JPA的概...

  • 教学日记

    (一)记录课堂:规范课堂习惯 不知为何,学生的课堂习惯时好时坏,可是大部分时间还是不够规范的。极有可能跟刚开学时没...

  • CTS问题分析14

    CTS/GTS问题分析14 由于测试手法不规范造成的cts-on-gsi无法retry的问题 问题初探 测试命令:...

  • 何捷 语文要素软着陆

    语文课堂要看到语文要素(知识能力策略习惯)。课堂上语文老师和学生都是认知学徒。

  • 教学反思

    一、从课堂入手:语文的点状分布,线性连接;二、从课堂入手,语文要素落实中的思维能力发展;三、从课堂入手,语文要素是...

  • 语文课堂模式初探 ――导、学、练、展

    这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语文课堂到底应该怎么上?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 ...

  • 语文预习方法初探

    预习新课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预习是课前准备,充分预习后学生会对新课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预习的程...

  • 亲子日记 197

    晚上下班,我到托辅浩然在做语文新课堂,因为前天晚上只做了同行语文,新课堂没有做,所以,今天晚上语文新课堂2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规范课堂初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tf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