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力量》这本书,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看,也许一天时间就能啃完。在读的过程中,必然也会深有感触。尔后,在生活中,在我的心理辅导工作中,估计能用5%就不错了,甚至我都怀疑由于囫囵吞枣,没有细化、消化、吸收,最后还给了书本。
若水心家的读书会,从2016年共建到现在,一群人,一本书,一起读,一起议,一章一章,精华妙段,生活故事,思想碰撞,让文字变得立体生动,并通过群内主题打卡刻入生活。
我们会:即兴冥想,即兴绘画接龙,即兴情景剧,即兴对话,即兴自我觉察,即兴赋诗,即兴公约……随着书本的内容,无预设,只共时。我们相信一切的发生,都是最好的安排。
做为发起人之一,既是带领者,支持者,陪伴者,更是受益者。
近期,在陪伴一个无助的母亲两次后,原来孩子是“呆在房间,拉紧窗帘,只睡夏被,一天吃一顿……”,开始有了变化,“拉开窗帘,允许进屋,可以添被,简单回应……”。
母亲找到了自己的一些力量,同时,期待孩子还能有更多的变化,于是向我发出请求:“蒋老师,我想请你到我家来,和TA说说话。”
那一刻,做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我没有和以前一样,告诉她一些设置,以及一些困难。而是,用了共情,用了“先跟后带”。并且,现在回顾复盘,不由得欣赏自己在那一刻,做得很有人情味。
“好的,我也很想见一见TA。”用答应来缓解母亲的焦急,无助。
“能够在见到TA后,通过我的沟通,陪TA走出心理阴霾,那真的太好了。”说出母亲的期待,一起看到希望。
“我在想,对TA来讲,一个陌生人去敲TA的房门,TA是否愿意开门?”带母亲进入“情景模拟”。
“不知道TA有没有准备好见一个陌生人,并且,还要把自己心里的秘密讲出来。”带动母亲思考。
“TA会不会觉得母亲没有经过TA同意,就请一个陌生心理老师来到家里,是对她的一种不尊重呢?”
母亲听到这里,轻轻地叹口气:“哎,你说的也对,TA可能会反感。”
母亲意识到想助借外力是自己的需要,操之过急,有可能破坏当下稍有好转的关系。
接着对母亲的想法、感受做了具体的共情,并承诺:我随时做好了接受邀请去她家见孩子的准备,在她觉得不会让孩子感到不尊重的前提下,在她评估不会让她们关系更糟糕的前提下,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心和力去沟通、陪伴、支持。
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情感自我”与“理智自我”同步,一边陪着母亲哭,一边陪着母亲梳理。既感同身受,又清楚自己是“第三者”,“陌生人”,可以做什么,暂时不能做什么。陪着,支持着。
我坚信:每一个来求助的家长,具有强大的爱!这份爱是无穷的力量,催生着家长及时成长、蜕变。当下的困扰,是人生的功课,是暂时的考验,是增长智慧的“素材”!给一点时间,和“痛”呆一会,或早或晚都能走出来,并且是赋能的机会。今天我助她(他),明日她(他)助人!这是一场爱的“接力”!
瑞芬陪你,点亮心灯如同《共情的力量》一书中所写:“共情能让我们彼此沟通、相互理解,而且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共存”、“当你看着世人的脸,看到他们各不相同,但都是你的兄弟姐妹时,那就是黑夜结束的时候,如果你看不到这一点,那么黑暗就还在统治着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