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高中的时候,一位物理老师曾顺口说出一句话,至今不时在我耳畔回荡。她用近乎哀怨的眼神望着讲台下“形态各异”的我们,深呼一口气叹道:
——“唉……人过一百,形形色色!”
她那极富韵味的重庆口音,瞬间让这平平无奇的寥寥数字合辙押韵,过耳难忘。似乎破译了文字组合的密码,赋予了它“短小精悍”的生命力与哲学性。
我曾在中国台湾出品的霹雳布袋戏系列里,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信众问沐灵山(佛门高僧),狗可以成佛吗?沐灵山不假思索答道:“不可以!”
信众疑惑甚至有些恼怒,追问道:“佛说‘众生皆平等’,又曾言‘万物皆具佛性’,何以狗不能成佛?”
沐灵山淡淡然言道:“当你问我狗能不能成佛时,已经将狗与佛分别开了。既然你已生分别心,那狗当然不能成佛……”
这是佛家的哲理,人不能有分别心,因为先入为主的产生,便不能客观去评价一个人一件事了。
曾经一度,我也深信不疑,人与人之间相处,无论学识人品,无论地位高低,甚至无论是友是敌,都应该一视同仁,毫厘无差。
但经过些人些事,岁月虽仍然冷却不了我对世界的热情,却也多少沉淀了我一昧的天真。
我坚信——应以分别心待人!
何谓“分别心”?
在我看来,分别心不是以经济能力、社会地位去将周围熟识的人群划分为三六九等。而是应该将他们人品、性格的优劣,有无共同兴趣爱好,是否相互欣赏,能否畅所欲言(沟通无碍、聆听无碍),知心默契的程度等来进行划分。
第一等:谓之“知音”
俗语有云:“朋友如己不如无”,一品之友,在认知上,必定极其容易达成共识;在原则上,也定会有其共同坚守的底线;兴趣爱好上,至少有一处津津乐道,并为之乐此不疲,彼此观点能够互为印证,才情上能够互为欣赏,自然而然的形成统一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但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一定是迥异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也应有所差别,这样才能够达到相互吸引相互弥补的作用。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组合”:刘伯承、邓小平(刘邓)。一个“举轻若重”,一个“举重若轻”,共事十三年合作无间,堪称完美;周恩来、邓小平。一个温文儒雅、隽秀知文;一个果敢坚毅,敦厚务实。邓一生唯一三个知心之友,周恩来毫无疑问排在首位,总理是他一生唯一称作兄长的人。
第二等:谓之挚友
基本符合前面所阐述的所有观点,只不过少了一条共同的兴趣爱好,在日常沟通上没办法随时随地产生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共鸣,于心灵之间的交流,终究略逊一筹。但以真性情相交,论起来却也无伤大雅。
就像我高中有几个很要好很要好的同学,但是我不爱好体育,打不了篮球。他们却极度爱好体育,而且特别热爱篮球运动,所以我在他们中间始终难以享受到挥洒汗水的快乐,驰骋赛场的英风,更不能与之“并肩作战”,遗憾的少了这一份份勠力同心的“经典”记忆。
第三等:谓之朋友
第三等之友在第二等的基础上又少了行为方式的差异,性格几乎雷同。和这样的朋友在一起很容易发生不休的争吵,可以说是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令人又爱又恨。
每一次都因为各持己见争辩得面红耳赤,却又无法从内心真正抛弃对方,因为抛弃他(她)们等于否定自己。虽然对方没有多少借鉴的意义,但至少是可以折射出真实自己的一面镜子。
比之挚友,朋友少了一寸“柔”罢了!
三等以下,参差不齐却又几无差别。不管是否有着血缘,关系亲疏与否,终是问利而来,弗利而去。
好一点的呢,知有道义,有羞耻之心,敬畏之心;差一点的,坑蒙拐骗,寡廉鲜耻,毫无底线尊严。
对待这样的人,如何叫人不有分别心?
你好,他(她)来索利;你不好,他(她)扭头就走,权当路人不识。
反之,他(好),你仍是路人;他(她)不好,你却需要负责……
我倒是希望自己真能无分别心,可惜我炼就一双犀利眸子!
以分别心待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