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信息晶体圣贤书友会
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读《黄

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读《黄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2-03 14:18 被阅读0次

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黄帝问岐伯说:凡是针刺的原则,首先必须以神气作为根本。血、脉、营、气、精、神都为五脏所藏,如若嗜欲太过,则五脏精气就会离脏,以至魂魄飞扬,意志恍乱,智虑也会失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是天加罪于人呢,还是人自己的过错?什么叫作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讲解一下其中的道理。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岐伯回答说:天赋予人的是德,地赋予人的是气,天德地气交融搏结,使万物得以化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之所忆谓之意;所以化生生命的叫精;阴阳两精相互搏结,叫作神;随着神的往来活动而出现的,叫作魂;与精同时出入的,叫作魄;其中起支配作用的,叫作心;当心有所追忆时,叫作意;

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意的久存,叫作志;为实现志向而求变,叫作思;用思想来展望未来的变化,叫作虑;因思虑而能正确地处理事物的,叫作智。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之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今天学习了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凝神聚气

    魄潜随精 精博生神 神自带魂 皆禀先天 意而生思 思长为虑 虑久为志 皆养后天 魄健魂定 虑短志长

  • 针灸甲乙经精神五脏论第一

    属性:黄帝问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

  • 针灸甲乙经卷一

    属性:黄帝问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

  • 仙道宗旨在于精神内敛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 心藏神者,能知为心,心即是智,智为...

  • 成功的第一步是要有旺盛的神气

    在旺盛的神气当中有:神、魂、魄、精、志五气,神是五气中最重要的,而心是神气居住的地方,德是人的本源。 去培养神灵之...

  • 腾蛇实意法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神策生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

  • 本经阴符七术·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神策生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

  • 阳气和轻重,调整完美的八字(一)

    人体阳气五种外在表现的神、魂、魄、意、志,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神属心,魂属肝,魄属肺,意属脾,志属肾,精神上...

  • 天、地、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滤、智关系探讨

    日常生活中经常说的一些词语:精神,魂魄;心意,意志,思虑,神智,等都是什么关系,在《黄帝内经·本神》中讲得非常清楚...

  • 中医基础知识

    五神:神魂魄意志 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 五志:怒喜思悲恐 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悲,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读《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da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