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次,做完心理咨询 ,我都会复盘,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我刚考二级心理咨询师的时候,书上说,需要中立,需要不评判。后来跟着刘老师学习精神分析,她经常告诉我跟着来访者走。
这些做心理咨询的核心,没有多少字,可是做起来确不容易。
这段时间,我因为要舍弃一些书,所以特别珍惜和它们相处的时光,好像和书做一个告别。舍弃之前,我把这些书看了一遍。因为都是以前看过的,所以再次看起来速度也很快,不太厚的一两个小时。
我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记住。我需要学会放手,不能把书都紧紧抓牢,留在家里,这样也会分散我的注意力。断舍离的过程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随着舍弃的过程,我和自己的内心沟通,知道到底需要多少,就如同我就一个胃,即使看见再多的美食,也不能都吃了。书也是一样,天下好书太多了,我就算累死也看不完。
这何尝不是一个取舍的过程,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我想当自己拥有100本书的时候,会感觉很轻松。以后就是舍弃一本进一本。或许有一天,50本、30本就可以很满足。
我在不断地做减法。
拥有的少,也有富足的感觉,我想就是接纳自己,灵魂上的丰盛。
拥有这样的心态,才会做咨询时不急不缓,十分从容。
只有完全接纳自己,才会完全接纳来访者。不想改变自己,才会不想改变来访者,带着好奇,平和的心态,和来访者一起探讨,他们的心理困惑。
当我,不再给自己太多目标,过慢生活时,才会坐下来仔细地品一杯茶的味道,安静地冥想,体会自己的呼吸,体会和自己在一起的愉悦感。
我是自己的闺蜜,自己的好友,可以享受孤独。
我随着断舍离地不断深入,慢慢地体会到灵魂自由的感觉。
拥有物品只是一段时间,再美的衣服,也会过时。我珍藏了三十多年的图书,书页已经泛黄,变得很是脆落。
我何必非要牢牢地抓住不放手呢?
当我慢慢学会不对物品有执念的时候,对待人和事情也不多有太深地执念,内心很少掀起大波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