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一个农村孩子的城市化
谁也无法逃离的命运——时代 (读《蚁族》引发的感想)

谁也无法逃离的命运——时代 (读《蚁族》引发的感想)

作者: 酱油瓶ping | 来源:发表于2016-05-26 20:36 被阅读0次

谁也无法逃离的命运——时代。

“蚁族”描绘的是“高智商&低收入&群居”的这样一群人,与其这么讲,我更觉得他们是现代教育和高校扩招的牺牲品。因为高等教育和社会人才需求的脱节,因为高校的盲目扩招,他们的求职变得雪上加霜。仿佛一夜之间大学生就满大街了,仿佛一夜之间苦苦追求的就变得不值钱了。记得原来学政治的时候,“老师算是工人的一份子”我惊呆了,如果老师算是工人,那么学生算是什么?生产线上的产品吗?因为产量增加了就会雇佣很多没有怎么经过历练的工人来,产品产量增加而原材料跟不上,导致很多的“次品”产生,而这些个“次品”就只能自求多福了。经过一道道工序的检测,只有那些合格的产品才会在每年的九月份标上高价送到商场上等待着那些个企业出个不错的价钱买回去,而那些稍微有瑕疵的就悄悄的以特殊渠道对那些不愿意出高价的企业进行倾销。对外宣传永远是那些个合格品的高价。

来自偏远的农村,这个是他们普遍的背景,直至今日,我想在农村还是会觉得大学生了不起,在大城市读书了不起……他们的父辈甚至他们自己给予了他们很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曾经的学霸,曾经的焦点人物,曾经的天之骄子,忽然什么都不是了。拿着每个月三千块钱以下的收入,在北京承受着高房价高压力的生活。说好的“知识改变命运”呢?他们过着和那些根本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一样的生活。

都是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子女,对于未来恐惧的更多是来自未来的不确定性,明明对于生活是不满意的,但却不知道改善生活状况从何下手。“马太效应”是这么讲的——“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对于未来的认识,所以他们匆匆忙忙的找了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正是因为他们匆匆忙忙的找了一份靠着对体力和时间的消耗来维持生活的工作,所以他们除了工作以外没有自己的思考时间,对于自我认识一直处于空白。这样的恶性循环,在我看来才是他们难以跳出来的怪圈。

但在整本书的描述中,同样是群居在北京的“城中村”,却有着明显不一样的节奏和色调。我没有看到照片,但是能够感觉的到,有些人在采访的时候给人以轻快明亮的感觉,真的会相信他能骨偶很快有自己的小天地搬出群居的“住处”。而有的却是黯淡无光的,在这里的生活令人无奈,自己也是知道需要努力改变的,但却没有改变的勇气和毅力,也不愿意去仔细思考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事情来使得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变。

毕业后还要忍受和学生时代一样逼仄的住宿条件,也许是在学校期间习惯了这样的住宿吧。我在想,如果他们能够在能力范围内换一个相对较好的住宿环境,情况会有变化吗?记得在微博上看到这样的观点“当住宿条件提升以后,生活上的很多问题就没有那么的耗费精力和心智了,整个人能够全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带来的升职加薪是值得的”但是很是赞成这样的观点,但是看到他们仅仅两三千的工资数目的时候,我想那样的观点是有点天方夜谭了吧!或许他们用3000块钱工资里的1000块钱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业务水平的欠缺在一时半会提升的可能性不大,对于自己在住宿上花的钱不知道这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们会不会觉得愧疚。

那天,跟Catherine通电话,她跟我讲了室友学习的动画设计专业的就业情况,让她这个工科狗甚是羡慕。她说,工科学的又难又辛苦工资又低,工作还不好找……我注意到,在书里描述的很多人都在想着去考“注册会计师”这类的证,希望能够凭借这样的一个考证获得专业的认可,且不说考到证以后能不能真的获得企业的认可,在自己一边工作一边还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下,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科目那么多,而他们中的“学霸”人数应该不是很多吧,这样的行为在我看来能够奏效的概率不大。记得在书里的“蚁族”,几个学工科的人似乎过得还是挺不错的,毕竟把一门技术真正的掌握扎实是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而其他类似于销售和服务业的工作,就没有那么强的方向性了。可是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情下,普通人家的孩子还是学工科来的比较实在。

今天我在这里对那些“前辈”们的生活品头论足,不知道自己在毕业以后会活成什么样子。愿某天看到自己现在写的文字能够给自己一点点小小的启示吧。

相关文章

  • 谁也无法逃离的命运——时代 (读《蚁族》引发的感想)

    谁也无法逃离的命运——时代。 “蚁族”描绘的是“高智商&低收入&群居”的这样一群人,与其这么讲,我更觉得他们是现代...

  • 95后、00后的你,会成为青知“蚁族”吗

    青知“蚁族”—是“蚁族”的一类,是大学扩招之后,在新的经济形势、就业形势,大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即“...

  • 《蚁族》

    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2009.9 豆瓣:7.8 社会学 报告文学 蚁族 前言 《蚁族...

  • 加油站旧事(十七)

    像我这样如蚁蝼似的小人物,随时代的潮流随波逐流,沉沉浮浮,无法主宰自身的命运。听到我下岗失业,父亲一声叹息,沉默无...

  • 从《蚁族》看 “蚁族”

    《蚁族》这本书已出版很久,但没有对本同学引起太大关注,原因如下:绝大数人对蚁族这个群体的理解包括me,都停留在网络...

  • 蚁族

    贴墙根行走, 行走在极窄极窄的小胡同, 墙与墙拥挤, 一缕风被挤扁为一张白纸。 白纸,爬上房顶, 被风折叠, 折叠...

  • 蚁族

    站在漆黑的窗前 我观望街边的傀儡 赤裸在生活面前 我凝视生命渺小与脆弱 束缚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 我们如一只工蚁...

  • 蚁族

    昨夜还在聆听上海外滩的江水, 今天又跌落在广州的排档, 北京那儿的电话已响起, 王府井大街的喧嚣又在耳边回荡。 我...

  • 蚁族

    蚂蚁族群之间的事情

  • 蚁族

    小蚂蚁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观察小蚂蚁的生活。比如看一只黄色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只体型巨大的食物,然后就用两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谁也无法逃离的命运——时代 (读《蚁族》引发的感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ex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