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常常发脾气,而我给自己找的理由是:不顺心的事情太多,自己压力太大,所以火气才那么大。
今晚和于先生3个小时的聊天中,我渐渐收获了发脾气的症结所在。
对我来说,让我过意不去,让我内心激烈冲突的症结所在。
01
根本原因在于我还没有学会真正的换位思考,没有学会真正的同理心。而我常常以结果为导向去判断,甚至偏执的去坚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其次,我还常常对别人要求甚高,不肯接受不好的现实和结果。
我在尊重对方、尊重别人这块常常言行不一,双重标准。
就拿好友是否要给自己结婚送礼金的事情,我非常介意那些关系很好,却没有送自己礼金的朋友,甚至都怀疑这段友谊。
而于先生看待这类问题时,他习惯从对方的习惯和思维出发,比如对方就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所以他没有送自己礼金;对方是个很怪异的人,所以他没有送自己礼金;对方是个上网打个游戏、或者独自弹琴都能让自己气个半死的人,所以他没有送自己礼金等等这样的理由。所以于先生常常没有针对过这样的事,也没有因为这样的事情,消耗自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而我常常戏精附体,脑补出一大段的回忆,种种关于这段友谊失真的画面,甚至还会把对方想象成人品不佳的人、自己看走眼等等这样的苦恼之中。
除了苦恼,我什么都没有收获。
今晚我主动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得到了这样的答复和解释。下次,我会试着他的方式和习惯去思考,去改变自己的旧时的思维习惯。
此时,我感到轻松许多,心情豁然开朗。
02
从这段聊天中,我还学到了:除了旧时的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的方法外,还可以历史分析的看待周围的人或者朋友,比如说:曹操对待许褚的方式,知道这人身上的毛病,在行军打仗的时候绝对不会让其单独行动,等等,曹操只用手下人身上的强项,而忽略掉那些不好的毛病。
这点我也要好好尝试着应用,没有非此即彼,没有非黑即白,只要差不多的关系就行。那处问题或者缺陷就针对具体的问题或缺陷,不迁延全体、不以偏概全。少给自己添堵,多让自己保持内心的安静和平和。
03
在帮助朋友的时候,尽量不要倾囊而出,将自己陷入险境;量力而行即可。
量力而出借给别人的钱,尽量不要催债,给对方最大的自由和宽限度;影响情谊的事情要少做。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我犯过不少错误,因为钱的问题,失去了朋友;但也侥幸同等的获得朋友的帮助。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量力而行。
思考对于生活十分有效,尤其是对情绪不稳的时刻更有帮助。一段时光,我们开心或者不开心,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思考,如何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能够正确掌控自己思维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李二姐写于 2019-12-1 20:08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