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评课无疑是精彩的。再平淡的课也能说出一百个好的理由。再精彩的课也能找出一万个缺点。在所有的评课中,程青以爸爸妈妈式的教育打比方,如此诛心之论,切中肯綮,对课堂的品评褒贬寓含其间。程老师,这讲故事的能力确实很让我拜服。她总能找到一个点,引入自己的话题,表达上又极其的流畅自然,竟然没有一处漏洞。此等功夫,不知道要多久才能修炼得出。
涂老师的压轴戏也是不容错过的。噼里啪啦的点赞声,像鼓点。几点建议也如春风化雨穿插其中。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涂的很多说法竟然和L出奇的相似,相似度高达70%。我又深服L指导有方。
之后,涂老师对课堂解读,对教材解读,对略读课文的方略解读,对叶圣陶教育理念的大量解说。老师们都听得特别入心。
涂老师一直是我仰慕的楷模。我觉得她对我课堂的赞誉可能偏多了一点儿,这样其实很不好,容易让其它老师的课堂以后走偏。……
今天:
今天我走进课堂,把《芦花鞋》剩下的内容上完了。把我昨天的谜团也解开了。原来那几个孩子就是愣头青。
我跟学生再一次拟了小标题。我们又创造了时间归纳法,事情结果法,性格概括法,营造悬念法等各种列小标题的方法。然后又拿《我们家的男子汉》来练习。我今天布置的作业就是让学生自学《小英雄雨来》,完成课后题第二题,即自拟小标题。
今天我们的大半堂课都是在赏析课文中那些印象深刻的句子。孩子们讲的很好啊!时间划过一节课又怎样呢?我总要让他们讲的尽兴啊。把方法讲下去,把方法指点到位,他们以后预习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一切都做好啊。他们以后可以好好的自学课文呐。
叶圣陶的很多教育书我也读过,他的教育理念我也很熟悉。但理论和实践之间是有距离的。40分钟真的完不成这一篇课文教学。就算孩子们预习时书上的批注很到位,但老师哪知道这是怎么来的?
就算孩子们已经交流了十多分钟,做的很好,可以结束了。但还有很多句子的深意值得我们挖掘啊!如果不点到不说到,我们怎么能保证每个人都知道呢?
很多理念,只是一个很好的设想。当它和现实碰撞的时候,一定要有所损益。
收获:
走过六个班,上了六堂课。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效果。我真的很喜欢这种试教的感觉。我真正的收获就是在这种试教的过程中,而不是最终的呈现。
前几天我都在想,就算不去上公开课,我也已经收获很多。最终前天我愿意去换课型,也更多是为了尝鲜。因为把已经充分准备好的内容,完整的呈现出来,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还是那句话,重复的试教真的没有很多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4714/e0ba16657b7df55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4714/092ba9b720135d8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