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觉醒》——解铃还须系铃人

《觉醒》——解铃还须系铃人

作者: 奢靡繁世间 | 来源:发表于2020-09-28 11:23 被阅读0次

    ​        年少不经事时,你有过多少遗憾或者有过多少没法弥补的事呢?年少轻狂,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做了错事的时候,而如今即使已经长大,却仍旧因为一些蹩脚的原因,不想,或者没法去弥补。

            今天读的这本书籍,讲的就是有关于年少遗憾的事情。

            如果你的生命还剩下为数不多的时日,你会不会也像故事的主角一样,诚心诚意的为自己曾经有些无心犯下的错,而尽力弥补呢?

            癌症,在如今是一个盛行的词汇,更是每个人经常听到,但却最不想听到的词汇。如果某一天在医院,医生给你下达了癌症晚期的检查结果,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我有幸体会过一次,但并不是对我,而是我的姥爷。

            两年前,我姥爷的身体很好,可是一纸检查结果下来,却被打上了癌症晚期的标签,他本人并不知道,因为我们并不敢,也不能告诉他,毕竟老人年纪大了,是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的。当时他六十几岁,我们一家人的心情都无法好起来,直到被病痛折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终于与世长辞,到天堂享福去了。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件普通的事,可是放在我这里,是非常令人难过的,不是我自己被检查出癌症,都已经如此心痛,更何况本书中的主人公陶姮,在美国医院被检查出癌症晚期,她该是有多无助。

            在这种绝望无助的心境下,她却想起了“文革”时代她曾经犯下的一个小错,并想要对此诚心忏悔。

            在那个令人无奈的时代,一位同样姓陶的老师,虽然公开的批判和挖苦过陶姮的父母(因为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但后期却因为陶姮的学习水平折服,对陶姮并无敌意,甚至是大加赞赏,但在那个无奈的年代,谁都有不得已的苦衷,阴差阳错,陶老师还是被陶姮误解至深,在我看来,可能也是因为当时陶姮太小,她始终对陶老师当众指着父母的鼻子批判的事情耿耿于怀的缘故吧!

            多年以后,陶姮在收到了检查结果,得知自己癌症晚期的时候,她还是想起了曾经冤枉过陶老师,以至于他丢了工作,被人们唾骂,甚至住进了精神病院,过着令人可怜的日子。

            在那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两位美国公民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回国忏悔,虽然并不是很张扬,但还是遭到了陶老师女儿和镇上另一些人帮忙的敲诈,加之陶老师女人因为人生不如意和见识浅薄,更是使这一切遭到了巨大的阻碍,这一事件惊动了各级领导,生怕两位美国公民在中国境内遭遇什么,以影响到两国之间的关系。

            事情的结局是美好的,陶老师在精神病院的表现,不仅是故事中的陶姮,就连我身在局外也无法分辨是否是真的得了精神病。他看起来神采奕奕,甚至讲起话来头头是道,还在劝解陶姮,以前的事情或许是因为某种原因记错了,并没有发生过那件事,陶姮也不必继续自责。

            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便是作者对于陶老师脸上的一大块紫痣的描写。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说,谁谁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有时候明明那个人不是这样那样的,到了他的眼里,却被他看成了不怎么好的人。

            我想,作者对于“紫痣”的描写,也是这样的作用吧?紫痣在书中一共出现过五次,第一次是陶姮十三岁时,父母被陶老师指着鼻子当众挖苦,这时的陶姮看着陶老师脸上的紫痣非常显眼。

            第二次,是陶老师言不由衷的需要给陶姮的作文评低分,来找陶姮想要劝她不必太过计较分数的时候,然而这时候的陶姮因为阴差阳错的断章取义,认为陶老师是故意鸡蛋里挑骨头,对陶老师更加厌恶,这时候书中对紫痣的描写是这样的:她看出陶老师脸上那片紫痣,分明是更加紫了。

            第三次,是陶姮于朋友们的学费都在陶姮的手中保管,需要交给陶老师的时候,因为过度的紧张,陶姮总是做梦梦到自己已经将学费交给过陶老师了,可是事实上陶老师并没有收到他们九个学生的学费,当时的陶姮以为陶老师是在故意为难自己,甚至委屈的当众大哭,书中说道:他脸上那一大片紫痣,紫得发黑了,如同老茄子的颜色了。

            第四次,是得知自己癌症晚期的陶姮去看望精神病院里的陶老师的时候,那是时隔多年,她第一次再见到陶老师,原文写到:她内心里还是有点儿怀疑那究竟是不是陶老师,因为他脸上似乎没有那一片紫痣了。

            第五次,是故事最末端,陶姮见过陶老师二人互相说了迟到的对不起,回到美国的一年以后,陶老师寄来了一封信,里面附上了一张照片,“照片上,陶老师站在新家门前自信地微笑;一种精神病患者的微笑,一种杰出思想家的微笑。他脸上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曾有痣了。”

            其实,我理解的是,或许并不是陶老师脸上的那块痣真的存在过,那块痣,是陶姮对于陶老师的看法,当陶老师的形象在陶姮的心中越来越阴险的时候,他脸上的紫痣随之变得越来越深。而当陶姮看开一切,并且对陶老师的看法变得理性时,他脸上的紫痣则随之越来越淡,甚至在见到陶老师的一年以后,她的心结解开了,陶老师脸上的紫痣也消失不见了。最后的最后,陶姮得知美国的医院因为拿错了检查报告,误诊了陶姮得了癌症晚期,一切都皆大欢喜,故事也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局。

            人之一生,我们对许多事或多或少的也会有解不开的心结,因为误会,阴差阳错,总是不容易有完美的结局,而我们,也基本上都没有故事中陶姮的勇气,去面对那些陈年旧事,就这么,让这些心结在我们的心中越来越解不开,越来越触及伤情。

            何不对自己,也对他人宽容一点呢?很多事情,你若不好意思,或者没有勇气去解决,总会往你不理想的方面继续发展,拖延,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觉醒》——解铃还须系铃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rd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