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背影》教后小记

《背影》教后小记

作者: 悦阅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22-11-16 21:33 被阅读0次

四写“背影”;

四写“终于”;

四次写“泪”;

三次写“嘱”;

三次写“爬”;

两个“踌躇”;

两个“忙着”;

两个“慢慢”;

两个“惦记”;

两个“不要”;

两个“抱”;

两个“肥胖”;

两个“再三”……

平凡词语,反复运用,笔笔细致,语中含情。

再上《背影》,

再学矛盾分析法

再学“五观”法

尝试前后勾连法

有点小确幸。

(一)父跟着子:靠近不能,这咫尺的距离

——的父亲送——的儿子

父亲: 可不送——送

儿子: 笑他迂——聪明

因肥胖而略显笨拙的父亲终是

两番“踌躇”四次“终于”

数次“嘱托”里肠回九转

终不放心

你看他——“蹒跚”着站台买橘

去时——

“攀”得双手无力可借,令人揪心;

“缩”得一脚悬空,无底可踩;

“倾”得身高不够,努力攀爬。

归时——

一“抱”一“散”再一“抱”,乐在其中

“一股脑”“放”,酣畅淋漓,轻松!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边没人。”

终是了却心愿,

就此作别

暖暖的父爱

冷冷的拒绝

(二)子跟着父:忽见背影,心防消弭无踪

往事如昨:

·1915年,父亲包办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二弟几乎失学。

《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他的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离家出走。

·1922年,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3年,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终是,惦记儿子,

终是,惦记儿子的儿子

一封矛盾的家书

一次求和的示弱

好了,好了……

长达八年的

父子坚冰

顷刻间

如决堤的洪水

一泻汪洋

他,忘却了他的不好,记得了他许多好处

他,凝视着他的《背影》,微微颤抖眼含光彩

交流

只在泪光中

• 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结束。

• 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三)回忆性散文之回环顺联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相关文章

  • 《背影》教后感

    这篇文章,我觉得学生很快就能找出望父买橘是这篇文章主体背影,也能感受到父亲爬月台的艰难,从而体现父亲对我的关爱,但...

  • 教后小记

    《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我试着采用了董一菲公众号里张艳老师的设计。没敢全搬,一则是学情不同,二来照搬心里没底。她教...

  • 小熊购物教后小记

    小熊购物是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开始,把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融入到具体购物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购物中,自然感受先...

  • 教《背影》有感

    今天早上我给学生上了朱自清的《背影》最后一课时,没想到孩子们在链接生活、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

  • 《背影》教后记

    上班这些年,数了数,《背影》应该是教了五遍了吧,每一次教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一次感触格外深刻。 也许...

  • 《班委会的职责》教后小记

    (8日)五年级五班《道德与法治》,教学《我们是班级的主人(选举产生班委会)》。教材设计第一节内容是《班委会的职责》...

  • 我教《背影》后记

    这些天,学校的事情太多,挤掉了我看书码字的时间,有时候连备课都顾不上,抱起书就奔向教室,开始了我最传统的上课,想哪...

  • 我也教《背影》

    来到清华中学十天有余了,初二语文组《背影》同课异构公开课也进行了近两周,观课之余难免勾起思索,若是自己教《...

  • 诗|搞笑的小记者

    诗|搞笑的小记者 文/爱琴岛 小记者,小记者 不会写字就骗去把名报 没教写字没上课 领着小孩子到处跑 从未生产一字...

  • 小记:带教

    1、建一个通讯录(电话本),可用手写笔记本,也可用电脑(如excel,可导入手机的文件类型是CSV),也可直接用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背影》教后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ru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