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兔兔老师,一个非常注重孩子内在成长的思维导图老师。所以我的课程,绝不仅仅授课讲方法,还会在学员课堂中,适时增加由于职业习惯和本身的细致而捕捉到的一些成长引导,并且进行关键性的启发。
有价值,无需多说。关键点,关键引导,逐步渗透,才能真正引导孩子们。
一,成长型思维
在第一周的课堂上,我引导孩子们去做中心图的时候,告诉他们要参考我的图进行创新,并且要非常认真。这时候有孩子说,老师我真的不会画图啊,听到这句话我立刻意识到,这是固定性思维,需要引导。
我对他说,老师告诉你们啊,以后再说这句话的时候,你们要在这句话的前面加上两个字。哪两个字呢?就是~现在。
你不要说~老师我不会画图,而要说~老师我现在还不太会画图
你不要说~老师我不会这个,而要说~我现在还不会这个。
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区别在于,当你加上现在之后,意味着你以后有可能在这方面会更加努力,它只是你暂时的一个能力欠缺,而你直接说我不会,就意味着你不愿意为此而努力,也就意味着你会停留在现在。
一个是成长型思维,一个是固定性思维。孩子们恍然大悟。
这是从《终身成长》这本书里我学会的。
二,礼仪
在第二周给孩子们课前打招呼的时候,我向他们招手挥手问好,他们有的向我回应了,有的没有回应,这时候我意识到,必须趁机引导一下。
我问他们,不愿意回应老师还是不知道怎么回应老师呢?
我们彼此问好是对彼此的一个尊重,也是基本的礼仪。
当然问好的方式有很多,你们可以挥手,你们可以微笑,你们也可以打开麦克直接对我说老师好。不管什么形式,你们的回应都是对我的尊重,就像你们在学校里老师上课课前也会有问好,对不对?
我不会刻意表现出不悦,但是我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下次就会改过来啦。
三,尊重
由于中间停了一周的课,今天在讲课的时候,我对他们上一周的作业进行了肯定!
我说你们的作业非常的认真,老师非常的欣慰,因为你老师尊重你们每个人,重视你们每个人,所以每一次都非常认真的备课,非常认真的讲课,那你们的作业非常认真,当然是对老师的肯定和尊重啦!对不对?
让孩子们了解并珍惜为他们付出的人,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回应。
四,勇气
在第三周的课堂上提问的时候,总是有些孩子不愿意主动回答,担心答案不够精准,这也是从小在学校和大环境中所养成的习惯。
所以我不会直接去提示他们必须要回答问题,也不会对他们说回答问题有什么好处。
我会对他们说,假设这是你们的考试,这是你们的高考,或者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你是不是面对这个问题必须要去写一个答案,哪怕是蒙?你不能去看同学的,也不可能交空白的卷子对吗?
所以你要用这种心态来回答老师的提问,不要总等着别人的答案,其实大家都不会!
重在参与,只有你真正参与进来,才能够针对你的问题对你进行指导。
后来课下的总结,我的这些话,真的令很多孩子深受鼓舞。
四,以史明鉴
在讲到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时候,有一个对历史故事阅读量非常多的孩子在课堂上强调这个书写的细节上有一些问题。
由于课堂时间紧,我不想针对这个细节展开,但是也不能去打消孩子积极性,于是我就跟他说无论细节怎么样,因为毕竟这个历史我们没有在其中,也不便去指出哪本书上写的是更正确。但是历史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去借鉴,所以我们能够借鉴怎样去做人就是最有价值的地方。
所谓以史明鉴,就是这个道理。
就这样,这样既可以让全班孩子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也能够不打消这个阅读的孩子的积极性。
五,正确观念
在给学生速记训练课的时候,我针对他们那些存在的一些存在的困难进行了针对性的引导。
首先无论你现在记记忆圆周率的时间有多长,无论10分20分,都比你之前要进步很多,之前想一想300位不规律数字,你是用几天几夜也记不下来的,对吗?这就是一个进步,所以我们的关注点要在自己和以前比较,而不是自己和别人比较。
第二,不怕慢,就怕站。我们现在慢不代表我们以后慢,如果我们总是关注在距离上,而不是思考自己如何去做,那距离就永远是距离。
第三,我之前在做记忆训练的时候也是速度很慢的,但是没有关系,我一直没有放弃,所以现在我慢慢就上来了,而联想能力的训练是记忆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的训练,所有的方法都只是方法,无法提升到能力的高度,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再要求大家要去记圆周率的原因。记忆数字不是目的,通过数字训练我们的联想能力和图像转换能力才是真正的目的。
六,善意的提醒
第四周,马上上课了,但是有一个学员坐在自己家的躺椅内,翘着大腿,很悠闲的样子,我知道他是在我的课上很放松,还可能是因为自己大大咧咧的性格,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所以我就很友善的提示他,我们要上课喽,你要把你的可爱的大腿放下去噢,否则的话你看一下老师这样。于是我示范着抱着大腿的样子,给他们看。
同学们都笑了,对于我善意的提醒,他也没有任何的抵触。
这就是我们做老师的需要建立的一个前提,不要认为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和我们对着干,很多时候他们也是无心的,只要我们善意提醒他就好了。
七,自信但不骄傲
第五周讲的是数学,在数学课上我引导孩子的思考的时候,有个孩子说他做题超快,就没有遇到难的题,而且他最喜欢挑战难题,因为都太简单了没意思。
这时候我意识到也许数学对于他来说是强项,有优势,但是这种心态不可取。
所以我首先对他给了一个大大的赞,我说那太棒了,老师要给你一个赞。学的轻松,当然是好事。
但是你要清晰的认识到你现在没有遇到难题,不代表以后都不会遇到难题,只能说你现在还占有优势。
但是如果我们的知识分析的不够透彻,理解的不够到位,没有形成框架性思维的话,随着年级的增长,将来我们会遇到更多的难题,这个时候我们的优势就没有了。
老师见过太多的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数学特别好,但是初中高中就下来了,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这真的就是事实。
认可孩子并给他肯定和鼓励,这是他内心的自我满足,但是同时我们要让他清晰的意识到,现在不代表未来。不代表永远,要有进取的心,这就是不骄傲不自满,不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5204851/dfc8ac0d4206124d.png)
八,诚实
我们课堂上总是有积分pk的,让孩子们自己记录,但是有一个班的孩子,有的时候下课我会发现,其实他们的积分和他们课堂的回答是有出入的,但是我又不好去直接明说分数不对。
所以今天首先的在课堂课前我给了他们一个台阶下。我说,因为你们的名字很相似,很多老师在说加分的时候你们可能会听不清,所以就会导致加分加错。今天呢,我在课堂上说加分的时候会连名带姓,说完整的,这样的话你们就不会记错分数了。
其实我的潜意识里面就是告诉他们,第一,你们的课堂分数有错,老师已经察觉到了。第二,再次强调名字,就是要你们记录和反馈真实的分数。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我们不能去明说他们为了争分数去作假,但是我们也要让他们明确的了解到诚实的重要性以及作假总是会被发现的。不要有侥幸心理,老师不是没发现,只是老师没有明说。
给他们面子和台阶,自己好好去感悟。
九,改变习惯比掌握方法更重要
第五周的数学小节预习导图,我反复给他们强调了习惯的重要性。
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成年人有很多人后来学会了骑自行车,但是去哪里却依然首先直接走路去。第一,因为自行车不够熟练,练的太少。第二,想不起来骑自行车,演习以前去哪里都走路的老习惯,很难扭转。
我们的思维导图也是如此。
我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强调如何去做,从全局的角度去做一个单元或一个小节的预习,大家也深深感受到这样做的益处。
但是生活中,很多孩子还依然按照以前老习惯逐字逐页去做看书去做题,这样的话就很难真正的去从全局的角度掌握一个单元或者一本书或者一节内容的整体框架。
没有框架,就很难去发现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很难从这些关系的梳理中发现真正的重点,就很难为自己的下一步行动确定方向和决策,从而时间的安排也就出现问题。
这里面最难的除了方法本身的熟练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习惯。
所以我反复给他们强调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当你们要翻开一本书准备做复习或预习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思考如何从全局的角度去做,利用导图来做全盘的复习,而不是拿起一本书面对大量的题目开始发呆,或者一道题接着一道题去做,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很难去有效训练提升自己的重难点,更难以真正有效的做自我的复习和预习。
帮助孩子们学会真正的深度思考,比给他们单纯的画一个图更有价值。
十,级别高选择余地大
第九周的课前聊天,孩子们说起来打游戏的事情。
一个孩子说,我的级别挺高的,所以我就可以选对手来打,一般级别我不带他。
这时候我发现可以趁机对他引导,我一边肯定他的能力,对他说,打好游戏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绝对不是靠死拼,也一定用方法加刻意训练,对吧。孩子们都说,嗯嗯是的。
紧接着我又说,游戏如此,学习也是一样,就像我们在考试的时候,我们的分数考得很高,那我们可选择的学校就更多,其实是一个道理,所以咱们还是要努力多考几分,对不对?
既潜移默化导入学习需要方法,又渗透分数的重要性,嘿嘿
十二,有氧社交
有一个孩子开始说,我又有一天玩英雄联盟,后来他们都在玩吃鸡,我发现没有人跟我说话了。
这个时候我发现又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机会,可以导入社交的相关意识。
于是我对他们说,是的,现在游戏呢,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社交方式,如果你什么游戏都不会玩的话,你可能也没有朋友。
不过现在社交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建议大家更多选择有氧社交。
比如像我们成人,我们可以选择晚上餐厅吃饭,喝酒作为社交方式,但是我们也可以选择跑步,喝茶,旅游作为社交方式。
那么社交方式的多样性,决定我们可以有更多选择。我们社交都是为了联络友谊,交朋友,但是有氧社交是现在越来越流行的做法,因为这样既拥有友谊,又对身体更有益处。
理解他们,并且恰当引导。
十三,灰常丑
内心够强大,才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
做外貌导图那一节课,在给孩子们讲到课堂的举例的时候,说到一个人的外貌,这个时候谈到了美丑的问题,有一个孩子可能是在开玩笑,或者他真的这么想的,他发了一个信息,说兔兔老师灰常丑,然后紧接着就有其他孩子开始抗议,说兔兔老师不丑。
但是我只是笑了笑,说没关系。美也好,丑也好,每个人的眼光不一样,可能你觉得很漂亮的,他会觉得丑,这是世界多样性决定的。
但是,无论你认为我美或者丑都没有关系,因为我自己认为我自己很好就可以了。
所以呢,我们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你,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怎么样看待自己,当我们内心够强大的时候,我们才不会被别人的言论或者眼光所左右。
这时候,我看到有很多孩子在默默点头。
我们的内心的强大,才是最核心的力量,这也是很多不自信的孩子最在意的地方,希望可以慢慢影响他们,越来越多真正关注自己的内心。
十二,积极心态
不是学习内容有多难,而是我们把它想象的太难了!我们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了!学习
在第五周的速记课上,我和孩子们分享了我自己的体会,因为我也是刚刚开始和他们同步进行每周100位的圆周率数字训练,之前我也只是记忆到100位。
我为什么要和他们同步去做,因为我只有和他们同步去做,才能更深切的感受到他们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同时我也会更加深切的理解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那么简单,从而能够更从他们的角度给他们真正有效的帮助。
这就避免了我们很多成人只是在旁边对孩子布置任务,然后就问孩子们要结果。这样没有真正参与其中,没有真切的体会所,给出的建议和说出来的话,往往缺乏同理心,没有真正的体会,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难真正被孩子所接受。
我们没有去做一件事情,没有去实践一件事情,我们在旁边所给的建议和参考实际上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很多事情都是如此,看似简单,实际上比想象中的要难。
只有我这样真正和孩子们共进退,孩子们才能够和我站在一条线上。
我分享我的困难,也就是在解决他们的困难,我分享我的坚持,实际上就意味着告诉他们,你们也可以坚持。我告诉他们我的结果,实际上就告诉他们,你们也可以做得更好。
同时,由于我的训练,我发现更多训练的潜在价值,而这种学习的价值分享给孩子们,也会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提供真正有效的建议和参考。
因为我作为成人,第一,我不处于学习的黄金阶段,自然不如他们。第二,我有家务孩子各种杂事缠身,而你们其实只需要专心学习。
所以真正对孩子们有效的帮助,不是站在旁边指手画脚,而是身在其中,和孩子们共进退。
都说,教育的重点是最佳时机。我想,很多家长和孩子认可我,也是因为这一点吧。我不会生硬的说教,而且总是在很多细节上能够给到孩子的更多引导和启发。
因为我相信,除了成绩,我们还要学会成长。而很多成长的知识最好是在潜移默化中给到孩子们,而不是正儿八经坐下来和他们面谈理论的说教!
![](https://img.haomeiwen.com/i5204851/62eb1136618d12b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