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初次结识这句话,还是女儿上高一时去参加希望英语风采大赛省级比赛,当时的标语就有这一句话。记住了这一句话,并且深刻的体会了其中的意思,所以用的时候也比较多。
昨天在录制今天家长会的视频时,其中给家长的一条建议,就是建立“成长比成绩更重要”这样一个观念。
此刻我想描述的是今天我参加市首届“未来教育家”治校方略大赛的经历。受校长委托,我从区级比赛开始,入选参加今天的市级比赛。得知要参加市级比赛的通知是在上个周四,可是当时课件没有完全做好,委托一位美术老师帮着做,可是两次的交稿我都不满意,自己却并没有太多的投入到这个事里面。昨天上午从八点到下午三点半一直忙于今天家长会的视频录制。真正的准备是从昨天晚上开始的,晚上六点多坐下到11点才把课件修改完成,但是对于讲述稿还没来得及修改,幸好今天抽取的是后面的序号,所以前面选手讲述中,我一直在修改稿子,直到上台前才算准备完成。今天的讲述不够理想,虽然成绩还可以,但自己并不满意。反思这一经历,发现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今天拷贝上课件之后没有到台上去查看。所以当真正演讲的时候发现自己带的稿子没地方放,演讲台上被一个笔记本和一摞证书给占满了;讲述时发现面前的笔记本和大屏幕是不同步的——点击翻页笔的时候,大屏上是正常显示而笔记本上是正好慢一步的。讲述的时候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还以为我的课件出了问题,所以上来就开始发慌了,直到讲的过程中回头看到大屏正常显示才开始平静下来。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而我正好是相反的。直接影响了自己的发挥,也影响了成绩。
第二,没有判断的听信别人的指导。昨天晚上十点多接到了发给稿子的大哥给提的建议,把我原本的内容进行了替换。结果今天上午在对稿子的时候才发现:我原本的内容才是正确的,替换的内容是理解上有误,所以不适合我今天的讲述。可是修改已经来不及了。就这件事的处理让我明白:我原先使用内容是一位博士的研究成果,一位博士的成果我为什么要怀疑呢?所以要相信自己坚定信念。
第三,我原本的成绩应该还要好很多的。在听的过程当中,与另一同事交流,知道昨天他是在校长的指导下反复讲述直到完全脱稿才罢休的。而我却是在今天才改的稿子。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我这次的讲述不如上一次,而他的讲述超越了上一次。真的,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
第四,我应该完全自信,我的能力是可以的。今天16位讲述者中,只有我和另一位同事是副职,而他们都是正职。他们的讲述都有一个团队来做:专人播放ppt,专人写稿,专人制作ppt,而我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力更生。并且我还没有全力以赴的应对这个事。却也取得了位居中间这样的成绩。不过也挺后悔的,如果我全力以赴成绩靠前那不是更好吗?那样也才对得起我自己。
感谢校长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在这样一个平台上讲述答辩。应该说我的答辩水平还是相当可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