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今中外文史赏析
123.学习苏轼的《点绛唇·红杏飘香》

123.学习苏轼的《点绛唇·红杏飘香》

作者: 金兰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3-11-01 21:15 被阅读0次

【词作原文】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苏轼才大如海,其词堂庑亦大。如“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固然极富创新之局面。而如“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则又深具传统之神理。

此首《点唇》亦然。此词所写,乃是词人对于所爱女子无法如愿以之一片深情怀想。上片悬想伊人之情境。下片写自己相思情境。

苏轼此词艺术造诣之妙,在于结构之回环婉转。歇拍、过片,两人情境,一样相思,无计团圆,前后映照。起句对杏香柳烟之一往情深,与结句芳草迷路之归去无计,则相反相成,愈神往,愈凄迷。其结构回环婉转如此。

此词造诣之妙,又在于意境之凄美空灵。红杏柳烟,属相思中之境界,而春色宛然如画。芳草归路,象喻人间阻绝,亦具凄美之感。此词结构、意境,皆深得唐五代宋初令词传统之神理。

若论其造语,则和婉莹秀,如“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置于晏欧集中,真可乱其楮叶。苏轼才大,其词作之佳胜,又岂止横放杰出之一途而已。

此词意蕴之本体,实为词人之深情。若无有一份真情实感,恐难有如此艺术造诣。苏轼一生,如天马行空,似无所挂碍。然而,他亦是性情中人,此词有以见之。此词之本事或缘起,据说今难考知了。

相关文章

  • 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这是一种相思...

  • 点绛唇(红杏飘香)苏轼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

  • 点绛唇 红杏飘香 苏轼

    水边天色向晚,昏黄暮色中细雨袭来,沿岸的行人只觉荒凉凄冷,他虽然感觉疲惫,却也不愿停下片刻。但是很快,眼前就出现了...

  • 点绛唇.红杏飘香

    《点绛唇.红杏飘香》作者:苏轼 一一一摘自《绝妙好词》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

  • 点绛唇(苏轼体)

    点绛唇.忧思 晓韵 2021.12.13 不用悲冬,令来缘尽春初笋。 天成勿论。早已空花印。 坎坷人生,...

  • 宋|点绛唇-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闲着无事就...

  • 点绛唇 闲倚胡床 苏轼

    分享的价值就在于,悲伤会被稀释,而喜乐则可以加倍。个体的人身处于社会之中,就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发生联系,所以把人看...

  • 词牌学习·点绛唇

    点绛唇得名于江淹的《咏美人春游》“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一句。 双调四十一字,上阙四句二十字,三仄韵,下阕五句二...

  • 姜夔(白石)好作品有哪些?

    姜夔(1155~1221),字白石。好作品有《点绛唇》和《鹧鸪天》。 1——点绛唇 点绛唇 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

  • 【点绛唇】滴漏宵深(苏轼体)

    点绛唇 滴漏宵深 文/冯素萍 滴漏宵深,浑难眠具。频思去。愁肠怅绪。昔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3.学习苏轼的《点绛唇·红杏飘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ew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