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芦花

作者: 大石头912 | 来源:发表于2023-06-08 23:29 被阅读0次

豫剧《鞭打芦花》属“二十四孝”故事之一,讲一家五口:父亲闵德仁,母亲李氏,及他们的三个孩子。大儿子闵子骞非李氏亲生,但他生性孝顺,侍奉继母如同生母。后来继母连生二子,便开始嫌弃子骞,常无事生非,挑拨离间。继母李氏等到天气寒冷做冬衣时,用上好的棉絮为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做棉衣,给子骞用的却是芦花,所以大儿子常常冷得难以支持。

直到有一次,父亲外出驾车领老大、老二两个儿子去邻村会诗友时,子骞被寒风一吹战栗不止,要求暂且回去,父亲一怒之下抽了他一鞭子,闵子骞的衣服破裂,露出了芦花,父亲方才明白李氏如此虐待子骞。回家后责骂了妻子李氏并将她赶出门外,并请岳父来调解。李氏羞愧难当,呆立不语。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泣着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宁愿为继母求情。父亲为其赤诚感动,便作罢。继母因此痛改前非,如亲生之子般对待闵子骞,从此一家和睦。

孝顺是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古人评价一个人的品德把孝顺放在很高的位置,在今天仍然是重要的准则。

换一个角度来审视这个故事,那就是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成就的事业就有多大。如果始终以一个小我的角度去对待事物,那就只能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里。并且这种狭隘的小我思想,容易滋生极端的想法。为了自己能够获取最大化的利益,往往就会牺牲别人的利益。故事中的闵子骞如果为了一己自私,那就会想尽办法让继母离开这个家庭。当然也就不会有故事结局中的圆满结果。

舍得,有舍才有得。放弃眼前的小我利益,往往是顾全大局的前提。但是要真正的做到放弃看得见的眼前事物,去选择看不见的长远发展趋势,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做到的。所以一个人面对利益选择的时候,要善于思考,放眼长远。

当下选择什么样的格局,未来就是什么样的结局。不用分毫必争,退一步是为了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相关文章

  • 鞭打芦花

    原文【“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三种解释:一是说闵子骞很孝顺,他的父母兄弟、别人都没...

  • 【孝】鞭打芦花车牛返

    《论语》中记载了数千年来民间流传甚广的“鞭打芦花闵子骞”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地点就在我老家隔壁的镇安徽萧县杜楼镇车牛...

  • 拷问人性:鞭打芦花的故事

    小时候,老人给我讲过一个鞭打芦花的故事。长大才知道,这个故事出自二十四孝,并不是我老家的故事,只不过被讲述者一次次...

  • (原创) 西施——由吾荷甜甜

    西施浣纱莲藕处,逾越千年,香飘千万家! 家乡美食美如画,姐姐巧手植莲藕。 沂蒙风光,巧夺天工 鞭打芦花王,代代都善...

  • 游二十四孝之“鞭打芦花”

    春节的假期临近结束,想起了小时候常听大人讲的故事《鞭打芦花车牛返》,发生故事的地点就在家附近3公里的山后面。记得当...

  • 中华故事述说儒家文化—孝

    单衣顺母【鞭打芦花】 在春秋的时候,有个孝子叫闵子骞,他的母亲较早去世,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对待他不好,在冬天...

  • 故乡情(五)

    上午场《皇后骂店》,晚场《鞭打芦花》。这次回老家看戏对戏剧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对戏剧人物的角色分类,以及...

  • “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2021-12-09)

    今日论语(21)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小时候听老太太讲过“鞭打芦花”的故事,不知道还跟...

  • 打油诗:《二十四孝》六,七

    六、芦衣顺母 闵损姓周字子骞, 孔丘弟子鲁国人。 继母虐待堪忍受, 芦花冬衣附幼身。 冷风吹来寒彻骨, 鞭打冬衣芒...

  • 思维模型

    思路一变天地宽, 方法一改成效显。 孝顺是一种远大的格局。 “鞭打芦花”的故事: 主人公闵子骞受到继母虐待, 在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鞭打芦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ga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