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生命,第一次觉得“代沟”存在自己的生活里,是突然某个时候我摸索不了孩子的“笑点”在哪个位置。有时候我觉得非常幽默风趣的事件,他们无动于衷;有时候我觉得毫无笑点的一字一句,他们又乐得前仰后翻……
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老了”,也非常认真的思索过这个问题,庆幸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回忆起我在青春幼小的时候,我的“笑点”就比别人高处许多,时至今日我到电影院看电影,我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影院里会突起一阵哄笑,为什么看电影要发出声音?
说到底,这种与生俱来的“鄙夷体质”,是一个渴望成功的人进步最大的阻碍。当今社会有一个很有趣的“圆圈”现象:当官的瞧不起从商的——从商的瞧不起娱乐圈的——娱乐圈的瞧不上小老百姓——小老百姓又恰恰是唯一敢瞧不上当官的……
所以到底谁更高人一等?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现代社会不应该拥有群体性高贵,不应该存在我是某某阶级和群体就自觉划分层次,社会的进步就是要把独立的个体拿出来做比较——为官者的“政绩”、从商者的“产业”、艺术家的“作品”、自然人的“水平”。有了这些基础条件,再行比较,或许就容易多了。
二十出头的时候,意气风发,狂悖不羁,总觉得“傲上”是一种最能彰显自己雄姿英发形象的伟岸力量。若遇江湖地位较高的长辈,假如同桌吃饭,同席饮酒,绝不和颜悦色,绝不低杯敬酒,更不可能主动凑拢说上几句恭维话,因为读了几本书的年轻气质主打就一个“天下无敌”。
后来慢慢读的书越深奥,品的人水准越高,咀嚼事情的能力就越来越强,惊奇的发现:其实越是刻意的“傲上”,越是自卑的精准体现。
没有一个人的相对成功是纯靠运气,听讲话讲得不怎么样的人讲话,你就要去思考,他的优势或许本就不是说话,而是“办事儿”。一个人身居要职,地位不低,存在“阶级差”的人看对方浑身上下都是缺点,殊不知这些“缺点”可能就是一些更高级别人眼里的“优点”。
没有缺点的人并不容易被接纳和启用,因为有缺点就有劣势,有劣势才更容易被掌握,被掌握才会有更良好的服从性,一条绳索上的蚂蚱才会更加团结,团结起来就会获取更大的利益,拥有了更大利益就能去搜寻更多有缺点的志同道合的人……
譬如小时候,一个村儿或一个院落,似乎总有一个人尽皆知的“贼偷”,但是明明是“过街老鼠”却能够不被“人人喊打”,那是因为这样的“贼偷”也懂“兔子不吃窝边草”的生存之道,这就是典型的身怀奸险却可当做“一技傍身”,因为人人心理都有“贼”,如今有个“贼”大摇大摆出现在公众视野,反而降低了自我防备的心理,同时也隐藏了自己心中的“窃念”,心中有“贼”的人,可“偷”的东西多了去了……
当然,也并不代表地位比我们高的人水平一定比我们高,人有时候和狗其实是一样的,品种不同,毛色不同而已,但爱吃屎,爱摇尾乞怜的天性是几无差别的。宠物狗看起来比较高贵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讨好主人的方式更加独特,更愿意出卖、牺牲;而土狗则是输在过于专一和忠诚,所谓“狗不嫌家贫”,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准确来讲,这是“土狗”的专利,“宠物狗”则比较高明——良禽择木而栖。
我以前有个同事,八面玲珑,性子沉稳,能帮人但绝不肯吃亏。譬如请客吃饭,一定是过了那个饭点邀你;请你帮忙,永远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感谢,譬如大夏天请你去帮忙抬个东西,一瓶水都舍不得买,关键是还喜欢发问“你要不要喝水啊?”我们总不好意思说“你看这天儿,你觉得呢?”只能客气客气,“不用不用”,这样的人一旦你跟她客气,她必然“顺坡下驴”,理所当然。
说她愿意帮人,客观来讲也是实实在在的。譬如一个好的项目,或者一个比较不错的人,她很能窥探到人和事物的本质,她还真的愿意真金白银拿出来帮忙,但是她身上存在一个规律,一定是借出去的东西很短的时间内立马要想方设法要回来,而且还要在这期间得到一定好处,譬如吃你几顿饭啊,明明她约的下午茶故意纹丝不动让你开钱啊,反正就是觉得我这次借了一点钱给你我就是你的大恩人,你就要负责我的衣食住行一般……
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仁义的“假象”,貌似她帮过你又貌似没有帮过,久而久之让人不得不敬而远之,因为在明白人面前精于算计,其实不如上述说的“贼偷”,知人识人却不能宽厚教人、用人,实属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了点好的事情也被当做坏事,可见人情世故之作用。
当“聪明”遇上“明白”,显然前者境界低于了后者,任何虚伪的伎俩其实在“明白”面前都显得多余。在“明白”人面前,要么坦诚布公的憎恶,要么坚定不移的喜欢。能够“打堆”的人一起打堆,不能产生共鸣的可以另择贤友另起炉灶,小小的家庭小小的圈子小小的事业,有什么好勾心斗角,斗来斗去?好似一群臭虫的摇摆舞,自娱自乐,粪坑里的狂欢,不值一闻。
做人最重要的一定是“明白”,任何事情都要心明眼亮,窥探别人心性是同时也要花更多的时间正视正视自己的属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更好的“进化”迎接更好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