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光皇帝两次迁陵?

作者: 沐阳追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1-12 21:13 被阅读0次

    1840年,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最终以清朝政府战败,割地赔款为告终,并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成为中国屈辱史的开端。

    道光皇帝难辞其咎,被国人永久地钉在耻辱柱上。

    当时的道光皇帝勤于政务,力行节俭,还落下了一个“抠门皇帝”的绰号。除了身上的龙袍没有补丁,其余的衣服都是打上补丁,缝缝补补穿几年。

    为皇后祝寿的御宴时,也只是一人一碗打卤面。就连犒劳凯旋而归的将士的宴会上,道光皇帝也只是赏了几碟小菜。

    这日子,还没有我们平头百姓日子富足和享受。可见,道光皇帝是多么地勤俭持家。

    然而这么“节俭”的道光皇帝,却三次建造陵墓,大兴土木,耗银似水,让我们大跌眼镜。在封建王朝建造陵墓,对国家来说可是庞大的工程,同时也意味着巨量银两的消耗。

    史料称,道光皇帝在位三十年,却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来修建自己的陵寝,仅最后埋葬他的慕陵就花费白银240多万两。

    这里面难道有什么隐情?

    第一次的陵墓选在王佐村,但因为附近需要拆迁的村庄和庙宇太多,工程进展艰难,同时严重违背乾隆皇帝立的祖制,所以不得不停止了这项工程。

    不情不愿的道光皇帝,于是在东陵选了块风水宝地,并改名为“宝华峪”。

    宝华峪工程耗时六年,竣工完成。

    不曾想,没两天,宝华峪陵寝地宫发生严重渗水,积水深达一尺半,棺材也被淹了。

    这还得了,还没启用,就出现这么重大的失误。

    承办工程的大臣一看这情况,跪拜在地上,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只待一声令下,满门抄斩。

    谁知等来的,是道光皇帝的谜之操作。对主要承办大臣一番痛骂后,却免其死罪,驱逐回原籍。涉及的王爷和大臣被降级罚俸,并拒绝任何补救措施,还拆除掉已经建好的陵寝。同时派出很多风水术士,再次挑选风水宝地。

    就这样,耗时六年、花费巨资修建的宝华峪陵寝,顷刻间毁于一旦。最终,道光皇帝在西陵建造了一处陵寝,命名为“慕陵  ”。

    道光皇帝在修建过程中多次裁掉和删减建筑的数量和体量,可最终结算还是高达243万两白银,大约占到南京条约赔款的16%。

    道光皇帝三次建陵,东拆西建,耗费了大量的银两,严重地违背了他宣称的节俭治国方针。

    这种两面派的做法,也使得官场风气上行下效,污秽不堪,更加地腐败,加速了大清帝国的灭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道光皇帝两次迁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kg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