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本书——《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书的作者是乔西•戴维斯博士,布朗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任职神经领导力研究院研究总监暨首席教授。
他的学术研究主要侧重“体现认知”、情绪调节以及情绪神经学,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科学研究的理论书籍。它不同于许多专注于讲道理的鸡汤文,里面的结论都是来自于实验的研究成果。
这是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非常的快,似乎每一个人都被繁重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每个人都显得疲惫不堪,所以怎样能够更高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成了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课题。
之前我对于时间管理的概念并没有太多关注,因为总觉得这些讲的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这些东西就像我们平常教育小孩子的一样,例如上课要专心听讲,思想不要开小差,下课要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工作中也是一样的,无非也就是要让我们列好计划,然后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然后呢,然后就是每天好像都在不停地加班加点,非常疲惫,但基本上没有一天能够按计划完成全部的计划任务。
我们面前似乎总有做不完的工作,每天都疲于奔命,却似乎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
其实很多人也明白症结所在,那就是效率不够高。
但是怎样才能提高效率呢?而且这个词其实有点空泛,我们一般在工作中很难得出衡量效率、具体的量化指标。因此大部分老板更愿意看到员工们加班,只要看到员工们起早贪黑、以公司为家,不停地在加班,不管工作做得怎么样,至少觉得员工们工作态度是不错的,作为老板,心里自然也会非常地欣慰。
曾经听说过这样的公司,明明下班时间到了,很多人当天的工作已经做完了,但就是没有人敢离开公司,因为老板在办公室里安装了摄像头,一直在监控观察,是谁赶着下班点回家。于是很多人就在办公室里干耗着,一直等到大部分员工加完班了才敢回家。当然,所有人都明白,这种所谓加班的效率基本上为零,但是公司老板及其员工还是深深陷入了这种心理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本书对于时间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很多观点和我们常规听到的并不一致,有的甚至有点毁三观。
首先对于那种靠增加绝对时间来提高工作成效的方法,文中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于机器、电脑来说,抓紧一切时间进行工作,确实就是最卓有成效的方法,但人不是机器,也不是有生命力的电脑,人有着自身的规律,违反了这些规律,自然只能得到耗时而低效的生活。
本书的前言部分举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例子,富兰克林取得了很多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他是一个出色的商人,洛克菲勒曾经把他作为自己经商生涯的偶像;富兰克林也是一位出色的作家,马克吐温说过富兰克林是他在写作上的精神导师;富兰克林也是美国的缔造者之一,参加了美国建国的制宪会议,美元最大面值的100美元美钞印的就是他的头像,富兰克林还担任过美国驻法大使,还当过美国首位邮政局长。此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他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我们小学都学过富兰克林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在雷雨天放风筝取电的故事,他还发明了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
一般人能够在一个领域做到富兰克林的成就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他能够像一个机器一样可以不停地工作吗?
答案恰恰相反,富兰克林是一位非常会享受生活的人,他从学习到社交,从调情到创造,在完成繁重工作之余还能有那么多爱好。这是因为他能够为自己创造出巅峰状态的高效工作时间,然后在工作之余,他才可以去发展他的其他兴趣。而且也正因为他有那么多的兴趣,也使他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印刷商人,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
富兰克林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那么多工作,最主要的秘诀就是他的高效,所以本书的主题就是怎样能够为自己创造出高效的工作时间。
作者这里说的一天最重要的两小时并不是就是特指两个小时,而是特指一段最高效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是四小时,也可能是一个小时。这里有两个概念,首先是人一天中的最高效时间不会太长,其二就是如果每天能够真正利用好那段巅峰时间,两小时足矣。
这里我想起另一本关于效率的名著,《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这就是关于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
书里提出最重要的两个小时,就是要留给哪些既紧急又重要的工作任务。
那么,到底该如何实现这一天中最重要最高效的两小时呢?
作者说想要实现高效,关键在于按照我们的生理状况进行工作。当生理状况处于最理想的状态下,每个人都可能表现出令人惊讶的理解力、动力、情感控制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决断力。反之,可能在这方面表现很糟糕。
要做到这些,本书接下来给出了五种具体的策略:
策略一、在日常工作中,认清最重要的事
书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选择点,这个选择点对于我们高效利用时间极其重要,那么什么是选择点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先说一个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就是生活和工作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进入一种自动模式。自动刷牙洗脸,自动聊天,自动吃饭,自动睡觉等等,在自动模式开启的时候,我们做这些事情都是不假思索的,基本上不需要大脑有意识地去控制。
这就有点像《思考、快与慢》里面所分析的那样,人的大脑系统分为系统一和系统二,系统一主要靠直觉,系统二则需要深入思考,在进如自动模式以后,这时系统二是关闭的。例如我们打开电脑,先收邮件,一封一封地打开,然后再一封一封的回复,那感觉简直停不下来,又或者刚好看到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网页习惯性的打开,一直看下去。不知不觉一上午就过去了。
如果这些行为让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到了那些并不重要的事情,就会导致我们并没有成功抓住那一天中最重要的两小时。当然这种自动模式是会被打断的,例如身旁的电话铃响起、窗外汽车的鸣笛或者是一个同事的咨询,就会让我们从自动模式中脱离出来。作者说这个时候就是选择点到来了。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在意这个选择点,短时间的打断后又重新进入下一个自动模式,重要的选择点这个时候就被我们错过了。如果好好利用抉择点,停下来仔细思考接下来应该完成的工作,让任务切换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这样就不会把时间毫无效率地浪费掉。
作者给出了利用好抉择点的三个诀窍:1、珍惜每一个抉择点。2、提前为抉择点做好相应计划。3、不要随便开始一项新任务, 除非有意识地决定了他确实值得做。
作者说抉择点能够让你与眼下最关注的事保持一定的“距离”,能让你做出更有策略性、更有意识的选择。这里表达的就是要让思想抽离出当时的状态,让自己的身心都能够适当停下来,这时候不要怕浪费时间,哪怕花上十五分钟或者二十分钟都没关系,好好思考一下现在自己的状态,看一看目前的时间点自己适合做哪一项工作。
策略二:管理你的心理能量
作者在这里又引入了一个心理能量的概念,此处的观点和另外一本畅销书《自控力》的观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大脑里的能量是有限的,是会慢慢被消耗掉的,一直到能量枯竭。
当然这种能量经过休息是可以恢复的。而且这种能量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
大脑的执行功能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做出决定、做计划、做选择,做这些会大量消耗心理能量;二是自控。当我们进行自控行为后,大脑就会感到疲惫。当能量耗尽,我们就可能无法控制住不发脾气,无法限制自己冲动消费等等。
我们要尽量避免执行重要任务之前,心理能量就已经消耗一空,所以需要学会如何管理我们的心理能量。
作者在书里给我们提供了以下三个方法:
1、降低心理疲惫感。
作者归纳出来了一些可能会导致心理疲惫的事情,分别是:不断地从一个任务转换到另一个任务;交际、跟别人聊天;一连坐上好几个钟头;跟陌生人通电话;辨别并修改错误;计划或安排某个项目;记住各种截止期限。这些活动我们一定要安排在做完重要事情以后,不要这些琐事毁掉了我们一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如果工作实在太忙,没法在重要工作前保持足够的心理能量,书里也给出了三个能够适当恢复的方法:一是缓慢地深呼吸一会儿,二是尽情地大笑一场。三是短暂地个打个盹儿。
这些方法不一定能够完全解决问题,但还是能够起到一些作用的,特别是短时间的睡眠,仅仅十分钟左右就可能让我们迎来精力充沛的两个小时。
2、预料到一些任务可能引发的情绪
这是提醒我们需要在一些重要的工作之前,预估好其他工作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便能够重新安排工作计划,尽量能够避开那些不利的影响。
3、学会策略性无能
工作中我们要懂得取舍,懂得抓大放小,西瓜一定得抓住,芝麻该扔掉就扔掉吧,不要不好意思拒绝,也不要害怕别人说自己无能。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打一两场败仗没有关系,只要能够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就行。
策略三:无须对抗分心也能更专注
这里作者的结论会让人大跌眼镜,一般我们都会觉得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缺点,很多人都在想办法努力地克服。孩子们从小被父母教训得最多的一般都是“不专心”。
然而作者却说:“人的大脑天生无法专注”。
这不是作者有感而发,书本中从科学的角度,从大脑的生理结构和人类长期进化历程,分析了人类注意力无法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原因。
这个也非常好理解,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存差不多四百万年,而从人类可考文明到现在才仅仅五千年而已,我们身体里大多数机能都是在那几百万年的漫长进化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在那时,人类主要就是靠狩猎而生,在大自然中可以说是危机四伏。那些专注于做一件事的人估计早早就被自然所淘汰了。这个其实很好理解,一个原始人对周边环境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专心地去抓一只兔子,那么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他刚抓住兔子,旁边跳出一只猛虎就把他吃了。
与此相反,那些不够专注,随时观察周遭变化的原始人就容易存活下来。因此不专心的基因得以一代代遗传至今,可以说现代人应该都是那一支不专心的原始人繁衍的后代。
我们的注意力系统总是关注那些让我们分心的东西,我们想要卓有成效的完成最重要的工作时,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撇开办公地点的干扰物,同时也要避开同事的干扰。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关掉所有设备,让自己远离这些可能会影响注意力的东西。
此外研究表明,冥想练习可以有效的保持注意力。
但是就算我们可以做到上面的这些事项,我们还是不能保证我们就不会走神,既然我们已经清楚走神是已经植根在基因深处的东西,所以无须自责,而是要能够正确认识走神这件事。
有研究表明,走神其实不是什么缺陷,有时候可能还会有正面的作用,特别是那些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偶尔走神反而会对我们找到灵感、突破思维局限而大有裨益。
所以走神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看我们怎样对待它。任由大脑有成效的走神和完全转移目标是两回事,走神并不会让你偏离目标,适当走神后只需把注意力回到当下要做的事情上就可以了。
作者专门给出了两个方法:
第一是主动让自己走神。当然这种走神是以不会影响关键工作为宜,可以欣赏一下窗外风景或者是墙上的画,可以整理一下桌子,也可以听一下音乐,听一下乐曲里面有几种乐器等等,这些任务需要动一点脑筋,但不需要太多思考和记忆,也刚好能对紧张工作有所缓解。
第二种方法是“觉察注意力”法。这个有点类似于“正念解压法”,这个有点难懂,有机会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正念的奇迹》这本书,大家那时就会对“正念”有更深入的了解。
正念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让我们对当下保持清醒的觉知,举个例子,比如说你的手被划破了,有点疼,当然止血和包扎是必须的,正念的方法是感知这种疼痛,告诉自己,原来这就是疼的感觉,这样做会使疼痛感会大大的缓解,这不是什么迷信,大家可以尝试一下看看。一般遇到这种倒霉的事情,对我们伤害最大的往往是因此这件事而产生的各种诸如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而并不是事情本身。
觉察注意力就是放任思绪去它们想去的地方,也就是说放任自己的走神,在觉察到思绪飘走了以后,再温和地把它们带回到眼下所进行的事情上来。只要你能够避免自己因为无法专注而产生的沮丧、自责等负面情绪的产生,把注意力自然地带回手头的任务上,你反而会变得更加地卓有成效。
所以作者告诫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下次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做白日梦时,对自己好一点,说不定正是这个白日梦能让你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无比高效呢。
策略四、掌握饮食和运动的诀窍
当我们发现自己头脑不太清醒、有些焦虑或是压力太大时,如果你想要达到最佳心理状态,可以利用身体活动和食物的及时反应来增强自己的心理功能。
研究证明,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我们接下来的几小时内集中注意力,令思路更清晰、情绪更积极。运动就像一个“重启键”,非常的可靠,而且效果显著。所以当你心理疲惫时,如果有条件,可以到旁边的公园里走一圈,一定能让你的状态得到提升。
如果你的工作安排让你无法进行有效的运动,饮食也能对你的身体有所帮助。碳水化合物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提升精神能力,蛋白质能令人集中注意力,摄入脂肪会让人们的执行功能得到提升,有策略的进食和饮水、喝带有咖啡因的饮料都会对你的精神状态产生有利的影响,会对我们的高效工作有所帮助。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适量,如果吃的太饱或者是喝太多含咖啡因的饮料,只会适得其反,使自己的状态变更糟。
策略五、让工作环境为你服务
最后一个策略就是我们在合适的环境中工作。这会让我们更加专注,更能够深入思考。
作者先探讨了声音对于工作效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对于那些需要运用知识才能完成的任务来说,安静的环境优于有噪声的环境。但如果要完成的任务需要发挥创造力,适当的背景噪声反而会产生有利的效果。因此需要集中注意力思考时,最好是需要安静的环境;要是做创造力的工作时,适当来点音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了分贝数很高的噪声,带来的也是负面影响。
接下来还有光源,这也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之一。要知道人类眼睛里有一种感光细胞,它不是用来成像的,这种细胞与我们大脑中维持昼夜节律的部分相联系,而这些细胞一般对于光谱中偏蓝的光线较为敏感。因此我们早上起来,只要一拉开窗帘,让那种偏蓝光线射进来,一般情况下我们就再也睡不着了。
许多人都有睡前在床上刷手机的习惯,手机发出的蓝光就会影响我们的睡眠,因此苹果手机才会开发出手机的夜晚模式,这个模式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去除手机屏幕上发出蓝色谱系的光线,这样对睡眠的影响也就会少一些。
所以在办公室里,就以蓝光谱系的冷光源照明为最佳,会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偏黄的光线则会使人昏昏欲睡。此外光线的强度也会影响到工作效率,一般来说明亮的环境是有利于我们工作的,会使头脑更加敏锐;黯淡的光线能对创造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对需要专注力和逻辑思考的分析性任务,则有消极的作用。
为了能够高效的工作,我们应该精心安排周围的环境,让自己的工作更轻松。尽可能让自己工作环境整洁干净,让自己与周边协同工作。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说了,办公室怎么装修,是老板说了算,自己也没办法。确实如此,而且现在流行的开放式的办公环境确实会相互干扰,不能隔绝噪音。
所以作者建议就是自己力所能及地去改善环境。比如说自己买一盏冷光源的小台灯,买一个降噪耳塞,收拾好自己的卡位,找点赏心悦目的画或者家人的照片装饰你的周围,还有在进行非常需要安静的工作时预定一个空闲的会议室等等。这些方法应该都能够对你实现高效两小时有所帮助。
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就成为了当下之重。因此我们需要好好学习时间管理,了解人类如何更加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家才会更加珍惜自己,更出色的完成工作,从而成为人生的主宰者。
本书的分享就到这里,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到这本书仔细阅读。
当然我们不要期望有什么武功秘笈之类的速成书籍,看完一本书后功力就大大提升。在每本书里,阅读以后能够找到几个适合于自己的点,把它们吸收成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这就已经算是大有收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