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过往的伤害,为什么一些父母无法道歉?
比如,去年国庆回家,第一次跟爸妈聊了聊这么多年压在心里的委屈。他们先是很诧异,因为我说的那些他们觉得根本不是什么多大的事,你怎么会有这么深的感受?聊到最后,他们很郑重的跟我道歉。听到“对不起”三个字的时候,感觉压着的那块石头一下子蒸发掉了……整个人都变好了,我对他们也对自己说:好了,这事在我心里过去了 之前两三年,我一直陷在那个怪圈里出不来。很感激爸妈能跟我道歉。现在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反而更亲密了,我也懂了更多为父为母的不易,也更能理解他们,
有的父母更爱自己,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从来不认为他们有任何问题,即使很明显是他们逼我做的事情导致后来出现严重问题,他们也会死不承认然后把锅甩给我,但是我如果发现自己有错怪孩子或者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会给孩子道歉,我也不认为跟孩子道歉有什么不好意思,因为孩子在人格上和我们是平等的,孩子很多时候的建议和做法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家长也有犯错的时候,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敢于承认不如子女的地方并改进才是让生活变得更好的方式。
小朋友现在8岁,经常谈起幼儿园时候因为不会数学算术,被妈妈打骂,我自己也非常后悔,那时候工作压力家庭压力,无辜的孩子被当成了出气筒,每当孩子谈起这段往事,我都会第一时间跟他说“宝宝对不起,是妈妈不对,妈妈不该打骂宝宝,宝宝还那么小,不会算也是正常的,以后妈妈都不会再做这样的事”,现在都会好好跟孩子沟通,尊重他,不骂不吼不提升音量不提高音调,努力平和沟通,孩子现在还是很黏妈妈,真的后悔,那段时间孩子该是多恐惧。
小时候经常犯错被爸爸打,每次都是巨大的恐惧,以至于整个童年面对父亲都只有恐惧没有爱的感觉,青春期住校迅速开始叛逆并强烈反抗父权,上大学开始接触心理学也在朋友爱人的支持下慢慢疗愈了自己,大学后期反向输出反复拉着父亲直言不讳地说我爱你并且要求父亲同样回应,渐渐软化了大男子主义的父亲,工作以后再谈起小时候没什么心结了所以都是当作趣事,这时父亲反而会感觉抱歉并表示自己当时不对,我就笑着说老爸已经很棒啦~父母拒绝道歉也是说明父母正处在那个小孩子的需要别人在情绪上托住的状态里,给父母足够的爱和信任,让她\他感觉安全了,和解自然而然的也就来了。 长大成人,就得渐渐学会在关系中做那个大人,你能承托住别人的情绪,才能主导关系发展的方向,如果两个人都在小孩子的状态下被情绪主导,就很容易谈崩。
一个人明显做错事却不愿道歉,是在保护内心脆弱的自我。
拒绝道歉时,他们明明那么强势,怎么会脆弱呢?
是用看似强大的外表来防御内在的虚弱。
一旦认错:
他们不是因为“这件事,我做错了” ,对行为产生适度的内疚感;
而是感知到“整个我,都错了” ,对自己萌发出强烈的羞耻感。
羞耻,会让一个人体会到自我的分崩离析,就像是心灵发生了地震一般。
正因为此,他们会极力避免道歉,并用“愤怒、回避、疏离” 等方式让自己重新拥有力量感。 对这类人来说,认错比登天还难。 在权力加持下的情境中就更是如此,如,父母对孩子道歉。 而且,我们的文化讲究 “孝顺” 。 许多父母会期待子女孝敬、顺从自己,认为孩子就得乖巧听话。
首先,你不需要为童年的伤痛负责,你的父母才应该为它们负责
你不需要为“他们忽视你” 负责。
你不需要为“他们让你觉得自己没人爱” 负责。
你不需要为“他们打骂你” 负责。
你不需要为“他们误解你” 负责。
允许自己愤怒,而不是压抑内在感受。
失职的父母造成了伤害,无关乎他们是否故意,他们需要对自己造成的结果负责。
表达愤怒。
看见愤怒的意义。
因为愤怒可以帮助我们划定关系里的边界,告诉自己和父母:我能接受什么,我不能接受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拿回生活的掌控权,感受到自我的力量。
允许悲伤的流动。
并非和父母关系变好才算和解;
真正的和解是,我们能摆脱原生家庭的羁绊,自己越过越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34574/a543a9061a248162.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