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在厨房做晚饭,老公走进厨房看我在做饭,就说了“一句饭还没好?”。我的火一下就上来了,“我一回来就做饭了,那你早点回来做饭呀”。老公愣了一下说“我也就是问一下”。我说,“从你嘴里就听不到好听的话!”“那我还不能说话了?”我意识到我们是在吵架,于是我就不吭声了,他也转身离开了厨房。
这样的事情在我家时有发生,我常常希望老公体谅我的辛苦,对我温柔体贴。可是似乎总是不能够说出我想听的,我自己也常常暗地里生气。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大多数都是因为沟通方式不对而造成。最近又听了一遍《非暴力沟通》。
很多人会认为沟通怎么还会有暴力和非暴力呢?以我开头所举的例子,这种沟通就是暴力沟通,它实际上伤害了彼此,只不过形势上不是外在的伤害罢了。
是什么原因把看似平等的交流变成了暴力沟通呢?作者卢森堡博士指出主要有4个原因让交流变成了暴力。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
暴力行为背后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自己对自己和对世界的看法。
一个全职妈妈因为没有把孩子照顾的面面俱到而非常的自责,觉得自己非常的没有用,因此她常常唠叨抱怨甚至自卑和愤怒。这就是他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他觉得自己没有用而引发的暴力。
而希特勒就是典型的因为对自世界的错误看法而引发的暴力。他认为只有日耳曼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其他的民族都是低劣的,所以才会屠杀他认为的劣等民族,你发了第2次世界大战。
既然我们知道了暴力沟通的原因,是因为对自己和对世界的错误的认知而导致的。怎样才能做到非暴力沟通呢?非暴力沟通有4个关键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还以我刚才的例子举例。老公回到家说我没有把饭做好。我观察到老公有些失望。我的感受是我没有被我辛苦的付出,没有被老公看见。我需要老公的温柔和赞美。如果我这样说,我知道你可能是饿了,我一回来就做饭了,你这样说我觉得很难过,我需要你的认可和关心,你愿意和我一起做饭吗?如果是这样的沟通,我想没有人会再去吵架,家庭主妇越来越和睦。
当我们掌握了非暴力沟通的4要素,认为世界都是正向美好的,在生活中一定会获得幸福,在工作中也一定会得到认可。
网友评论